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
◆提要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自年以来,贵阳农商银行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下定战则必胜的决心,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国情农情,积极探索一条省会农商银行差异化特色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之路,确立“乡村振兴特色银行”战略目标,带领全行全力实施“一二五计划”,完成一场革故鼎新的“自我革命”。
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振兴大潮中,贵阳农商银行与“三农”同呼吸、共命运,激活一方百姓拼搏奋斗的志气和决心,用勤劳、智慧、实干闯出一片新天地。
在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资产规模破千亿元大关的贵阳农商银行锐意改革、拼搏进取,仍然保持稳健增长,实现健康发展。该行不仅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这场“两线作战”的大战大考中交出满意答卷,而且发展速度与储蓄存款“两条底线”守正出新、稳定向好,四大金融科技平台、自主核心业务系统、公司治理均取得突破,打赢一场漂亮的突围解困翻身仗,实现“一年步正轨”“两年打基础”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贵阳农商银行在全面推动机制、管理、科技、党建、文化等进程中,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变革举措。通过不懈努力,全行发展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在助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疾驰飞越。
◆破局突围
一场攻坚克难的翻身仗
年,总资产突破千亿大关,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同业认可度和市场信心大幅提升;
年,在经济下行与疫情冲击之下,总资产.24亿元,较年初增长12.67%,资本充足率提升至8.56%,不良率持续下降……
从年资产下滑、不良率攀升、资产充足率出现负数、主体评级下降的颓势,到年末转为危机,逆势上扬,数字折射出贵阳农商银行从破局、突围到再生的艰辛与不凡。
这场否极泰来的“翻身仗”,要从年说起。
年11月,李忠祥临危受命,出任贵阳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新领导班子铁肩担重责,拿出刀刃向内、刮骨疗伤的决心,客观剖析问题,深入查找症结,以种子破土萌芽的力量,全面开启一场转型发展的变革。
贵阳农商银行主要负责人带队到开阳开展帮扶调研。
坚持深入调研分析,探寻“谋变”之道,一头迅速厘清全行“十大思路不够清”问题,将“改”字贯穿自我革新全过程;一头聚焦战略、人才、机制和产品渠道四个关键,目标指向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细化管理品牌银行奋进。
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明确以“乡村振兴特色银行”为战略本体,开发以牧业、生态林业、田园综合等为扶持主体的“十大乡特产品”,将差异化、特色化、智能化“三化”作为求进的基本方向,构建以社区银行和绿色银行为发展两翼,以数字金融、养老金融、价值金融、农村金融为四大驱动力的“一体两翼、四轮驱动”战略发展格局,挂图实施一年步正轨、两年打基础、五年公开上市“一二五”计划,吹响前行号角。
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兴行,全面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造“”党建品牌,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突出“一把手”监督,落实“一岗双责”“三个责任”,将党性教育、廉洁教育、警示教育、整改落实与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熔于一炉、整体推进,全力抓好企业文化系统性、主导性、融合性、人本性建设,让“忠、智、增、严、实”的企业理念成为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
坚持强化制度建设,注重释放制度力量,纵深推进授信体系、零售体系、不良资产集中清收机制、薪酬激励机制、人力资源和机构五大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提升效率、激发活力,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工作生态加速形成。
坚持走审慎经营、内涵发展、稳健可持续的道路。全行牢固树立风险合规、协同发展、开放合作、综合化服务理念,打胜了资产质量攻坚战、流动性保卫战与结构调整阵地“三大战役”,“质”与“量”稳步提升。
坚持科技赋能、加快科技领域创新,扎实推进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深入探索科技赋能传统银行的转型升级,全力构建生态牧业产业金融科技平台、生态林业信贷监测平台、超值购供应链和区块链“双链”科技平台和全省农民信用“四大金融科技平台”,打开了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在一系列动真碰硬、攻坚克难的有力举措下,新一届班子成立后8个月内就将不良贷款率迅速压降到5%以内,逐步打开各项资质准入,内部信心得到重拾,外部形象得到重塑,构建起健康发展的构架与格局。
◆实干担当
一份开拓创新的新答卷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奋斗。
年来,该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主旋律,坚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担当,战略路线稳步推进,战略成果不断显现,全行发展进入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跃上新台阶。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困难和压力巨大的一年,也是我们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李忠祥说。
——这一年,干成一件大事。
打牢党建引领、公司治理、资产质量、业务结构、健康发展、内控制度、风控体系、信息科技八大基础,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治理与管理协同推进,速度与质量并驾齐驱,战略引领力和战略控制力持续彰显,全面实现“一二五”计划确立的两年打基础战略目标。
——这一年,取得两大成绩。
同步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线作战”,以出台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十条保障措施、开发国内首支抗疫公益理财产品、创新暖心快贷、捐资捐物、支持企业复工复产40余亿元、减费让利1.45亿元等大招实招与举国上下同心战疫,交出抗击疫情之精彩答卷;围绕“两条底线”守正出新,各项业务指标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发展速度连续两年位居主流银行前列,焕发新气象。
——这一年,实现三个突破。
“四大金融科技平台”取得突破,破解抵押不足、流通不便、变现较难的传统抵押金融难题,有力支持全省脱贫攻坚和“三农”产业发展;自主核心业务系统取得突破,完成核心业务系统暨易鲸捷国产数据库试点项目的开发、测试、上线等工作;公司治理取得突破,发展速度接近20%,实际增速达到30%,连续两年位居主流银行前列,储蓄存款实现两年翻番,健全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治理结构,夯实健康银行基础。
同时,该行立足地方、深耕客群,把服务挺在最前面,不断做优做强“超值宝”“超享存”等“超系列”特色金融品牌,凸显“社区金融、养老金融、惠民金融、科技金融”四大金融特色,切实增强数字化流量经营能力,加快推进传统业务数字化转型,以“场景+产品+营销”方式大力拓展场景化获客渠道,全力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增值需求,零售转型打开新局面,数字银行开启新纪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艰苦持续的奋斗中,贵阳农商银行收获着坚实的自信,每一个员工胸中都燃烧着希望,高质量发展的列车,正以一往无前的姿态驶向彼岸。
◆党建引领
一条众志成城的扶贫路
为推动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助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该行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帮扶村走访调研,摸清帮扶村基本情况、产业发展和实际困难,并按年制定驻村帮扶计划,明确帮扶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一批批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与群众一同书写最动人的脱贫故事。
贵阳农商银行到修文县小箐镇岩鹰山村开展结对帮扶调研。
在修文县小箐乡龙山村,每天成百上千斤蔬果从土地到篮筐,再从该村农产品交易中心运送到居民的菜篮子,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让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
“几年前哪有这么好的日子。那时村民只能自己肩挑背扛,到镇上、县里去卖蔬菜,卖不掉的大多只能扔掉。村民没有钱,哪能小康?”亲历龙山村从贵阳市20个特别困难村之一摇身一变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良田沃土”,该村书记王浩由衷感叹。
变从何来?
年,该行派驻村干部助该村找到“穷根”,出资43万元为地方建立农产品交易中心,让蔬果经营由分散向集中转变,打破产业分散经营的弊端,畅通产业发展渠道,为地方群众开辟一条致富路。
水资源匮乏是制约修文农村发展的另一道关卡,是又一个脱贫攻坚必须破局的关键点。
该行将解决贫困地区饮水问题作为水利扶贫的头号工程,出资万元为合兴村修建人畜饮水工程、捐资1.2万元助小坝村罗大寨组建水池,9个村余名村民喝上“放心水”,为村居环境的卫生改善和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向合兴村饮水安全工程捐赠万元,帮助当地解决饮水工程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该行向修文县小箐镇岩鹰山村村集体捐赠生猪养殖基地建设资金60万元,随着养殖基地的扩建,该项目收益后,每年将向村集体按市场价分红40斤以上仔猪25头,实现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4万元以上。
该行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向长顺县政协脱贫攻坚“百千万行动”捐赠10万元,向榕江县红十字会捐赠30万元,向开阳县杠寨村与小坝村分别捐赠40万元、20万元,解决了涵盖贫困地区大数据公益平台、教育基础设施、村级办工作阵地、人居环境改造与生活物资等一系列问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动能。
惠民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扶贫工作一年接着一年干,如今,贵州如约摘掉“穷帽”,大山里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乡村振兴的蓝图正在绘就。
◆支农惠农
一个绿意盎然的金融梦
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更是贵阳农商银行坚定实现“乡村振兴特色银行”的战略目标内涵。
四月,春日载阳、万物生长,清镇市站街镇高乐村村民杨英站看着红枫湖周边的元宝枫在阳光照耀下舒展新叶,脸上满是笑容。她说:“元宝枫项目让我们再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每个月都有0元稳定收入。”
年,清镇市政府拟实施环红枫湖6万亩元宝枫种植及加工一体化产业园项目,一方面发展生态旅游,一方面解决当地贫困群众就业。
项目是好项目,但总投资需10亿元的庞大资金哪里来?获悉情况后,该行立即为该项目授信7.4亿元,以一家之力基本解决该项目除资本金外的资金需求。
另一头的杠寨村——开阳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八分是山,二分为田,农田、耕地匮乏的面貌多年难改,村民盼着土地生金,贫瘠土地如何变出“金元宝”?
去年春天,李忠祥带队调研杠寨村,在摸透当地情况后,提出全力扶持地方做大做优做强中药材杜仲、食用菌、金丝皇菊、种草养牛这一不占农田优势的林下经济思路,并迅速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与该村共创“党建+扶贫”模式、党建示范点,带领农民群众共谋致富路。
去年10月,该行投放万元资金支持建设坤程种植养殖农业专业合作社近千头肉牛进场,让该村部分农民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更多的期盼,村民们在玉米丰收后,纷纷将秸秆作为青贮料打包送进肉牛园区。
旧时秸秆还田,今日秸秆换钱。村民左克林说:“去年秋天,我赶早将秸秆卖给合作社,1吨秸秆卖元,第一批卖了8吨多,元收入很可观。”
承载“助农支农惠农”的金融梦想,出台《贵阳农商银行乡村振兴特色银行发展规划》,明确将每年新增贷款规模的60%投向农村产业和生态农业领域,以“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公司)”等组织形式与“”政银担模式助力我省元宝枫、草产业、生猪等一批种植养殖产业快速发展。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该行以科技金融为支撑,突破传统金融业务担保壁垒,在国内先行探索开展生物活体资产抵押模式,并创新监管方式、发挥自身优势、强化多方合作,共同打造生态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与大数据服务平台。
平台的建成,进一步降低养殖户融资担保门槛、融资成本,有效提高贷后管理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扩大养殖户授信规模,在凤冈、黄平及德江等养牛重点县实施落地,为65户中小养殖户授信4.21亿元,授信容畜规模2.1万头,携手大山农民共赴乡村振兴的新未来。
贵阳农商银行扶持的黄平县明方饲草养牛合作社项目。
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66亿元,较年初增加24.54亿元,增速达20.27%,更多农产品正飞出大山,农民端稳饭碗……
团结奋进“十四五”,贵阳农商银行高扬奋斗之帆、紧握奋斗之桨,不断推动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坚持一条主线、抓实两项评级、推进三大转型升级、筑牢四大金融科技平台、抓实五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金融力量助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续写无愧新时代的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郑果
编辑 周晓玲
编审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