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央视名嘴邹德江只因得罪赵本山,销声匿

央视主持人不但是文艺界的榜样,也越来越成为各地方主持的标杆。

如今熟悉的央视主持,大概就是撒贝宁、尼格买提等。

无论是文史类严肃的节目,还是活泼的娱乐节目,几乎都是他们主持。

但是当年,央视的主持人几乎是各司其职。

播新闻联播的就只播新闻联播,主持访谈的就只主持访谈,引领娱乐的就只主持娱乐类。

其中邹德江就是,早期娱乐类节目的主持人。

早年爆红

早年他在央视主持界,也是有一定地位了。

尤其是在百姓心中,更喜欢他的主持风格,所以当时他的观众呼声也很高。

但是谁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也必定经历了不一般的努力,才能有机会走向成功。

邹德江小时候,中国还没有达到现在共同富裕的局面。

那时候的百姓们生活,还是比较贫苦的,所以当时的孩子,也不能像现在的孩子一样,想要什么就买什么。

小孩子们的娱乐活动,大概就是一群小伙伴们,在放学后聚在一起,打打闹闹的等着家长,叫回去吃晚饭。

那时候可能夏天偶尔,会有露天电影放映,或者民间的一些团体偶尔路过演出,孩子们便是他们的忠实观众。

但是当时像评书一类的表演,是需要花钱进场才能听的,小孩子就是这样,越不让看就越想看。

入场听评书的话,需要交入场费,邹德江小时候听一次评书,需要交三毛钱。

孩子们没有这么多的零花钱,但是他们可以凑。

几个小伙伴凑三毛钱,然后让邹德江进去听,听完再给其他小伙伴讲。

就这样长此以往,邹德江讲评书的水平,也在无形中渐渐练成了。

有时候他转述的评书,甚至能吸引来更多的小伙伴。

后来似乎他也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比较有天赋,所以便更努力的去做专业的学习。

在那个年代,能从事文艺工作的,似乎都是有文化的人。

能登台表演对于邹德江来讲,似乎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不久之后邹德江便正式拜师学艺,师父是当时相声界的大师师胜杰先生,此后也就开始系统的学习。

果然邹德江在这方面比较有天赋,在相声方面的学习,也算是小有成就。

但是他的台风更加稳健灵活,这也为他后来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因为相声演员的身份,邹德江也渐渐进入曲艺界,还曾在文工团里当过演员,可以说他的表演经验,是十分丰富了。

后来他也不仅仅从事相声的本职工作,更是跨界到主持行业,也是因为主持人的身份,邹德江被更多的观众喜欢。

当年央视有个比较经典的节目,叫做《曲苑杂坛》,这个节目将邹德江,送上了事业的巅峰。

因为本来这个节目的受众,就是朴实的百姓,所以凭借幽默活泼的主持风格,让邹德江深受老百姓喜欢。

后来因为邹德江,在观众中的呼声比较高,央视还推出了一个节目,叫做《周末喜相逢》,还是由他主持。

虽然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有这个节目,但是当时凭借邹德江的受欢迎程度,这个节目也成为爆款。

从这之后,邹德江的人气居高不下,甚至成为央视喜剧类节目的保证。

事业一落千丈

当年,几乎很多喜剧类节目的主持人中,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或许是因为本身是演员出身,他更能指导或者带动观众情绪。

所以那时在很多喜剧类节目或者晚会中,主持人都是邹德江,喜剧比赛的始祖节目,就是他主持的。

当年,央视推出一档喜剧比赛,其中聚集了天南海北的喜剧演员。

因为比赛没有限制喜剧形式,所以也不单是小品相声。

当时赵本山可是被誉为喜剧之王,当然这样的比赛,肯定少不了他的身影。

当然倘若赵本山亲自上台比赛的,台上的一众选手,哪里还有用武之地了。

所以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二人转艺术,是由他的两个徒弟上台展示的。

看过二人转演出的应该都知道,二人转是一种民间的艺术形式,大多在东北地区,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喜剧表演方式。

不知道是不是跟地域有关系,总之这种表演形式很粗暴,似乎是不惜一切代价,逗笑观众就可以。

之所以被称为二人转,是因为台上一般有一男一女两个演员,两人在扮相上,会形成巨大的反差。

通常男演员的着装都比较夸张,穿肚兜、或者盖不上独自的小上衣,配着颜色格外显眼的大花裤子,脸上还要画着夸张的妆容。

似乎是在用后天的包装,将男演员尽可能的靠向“变态”,以此来表达演员跟观众,是多么的亲近,没有距离。

那次参加比赛的是,赵本山的徒弟张小飞和贺美龄。

因为要上央视表演节目,他们也将节目进行了改编,很多“接地气”的东西,也都改编的大气上档次一些。

但是二人转的本质还是不变的,即使男演员唢呐、胡琴样样耍的好,吸引观众的仍然是他那夸张的外貌。

张小飞在二人转的演员中,算是很出名的了,表演也是炉火纯青。

但是在央视的舞台上脱衣露肉,展示奇形怪状的“绝活”,还是和这次格外不搭。

因为在这里,别的演员几乎都是得体的演出服,作品更是大气,甚至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二人转这种表演形式,显得格格不入。

当时的比赛主持人是邹德江,所以需要他去控制整个舞台的节奏。

可能也是接到了领导的命令,邹德江还没等张小飞二人表演完,便上台阻止了他们的演出。

嘴上说着“快点穿上衣服吧,别着凉。”

实际上语气里,似乎透露了一丝不屑,像是在说,“这演的是什么东西”。

随着主持人的登场,演员两人也是不知所措,只能听从主持人的安排,尴尬的中断表演,离开舞台。

可是这却让二人转的一众演员跌了颜面。

当初二人转这个表演形式,能上央视演出,很多同行都十分高兴。

能登上大舞台,他们再也不用,只在小村子里演出了。

可是没成想偌大的央视舞台,竟容不下一个小小的二人转。

在这个比赛,或许一开始二人转,并没有十足获胜的把握。

但是再差,他们也没预料到,会是连演出的完不成的局面。

邹德江这样举动,不仅让张小飞他们这两个二人转演员颜面扫地,也让赵本山脸上挂不住。

赵本山是靠二人转走出来的,如今他的徒弟水平再差,也不至于都连演出,都演不完的程度。

表演结束后,可能邹德江当时,并没意识到自己闯了多大的祸。

还不停的叫赵本山上台,给大家表演个节目,让选手们见识一下。

当然赵本山没给他这个面子,甚至还在直播时直言,邹德江不应该阻断别人的演出。

不论怎样,演出的好坏可以由评委和观众定夺,但是让演员表演完节目,这是起码的尊重。

自从这次邹德江以央视主持人的身份,得罪了二人转和赵本山之后,他的事业就一路下滑,在观众中的人员也是大不如前。

如今事业惨淡

因为二人转的这次风波,让邹德江的名声受到了很大影响。

随之他主持的节目收视率,也开始走下坡路,所以最终邹德江在央视离职了,告别了主持生涯。

邹德江是曲艺表演出身,本以为他会重拾老本行。

但是当时相声演员,并没有现在的德云社做靠山,也不是很受观众欢迎。

所以最终邹德江,还是凭借自己这张,让观众熟悉的脸去演电视剧了。

那会没有那么多网络娱乐渠道,电视剧还是很受观众喜爱的。

尤其是《刘老根》等风格的电视剧,似乎更贴近百姓生活,所以更热门。

邹德江当然不可能参演《刘老根》了,毕竟赵本山和自己的恩怨当时谁人不知,于是转身加入到《圣水湖畔》剧组。

这部剧是由高秀敏老师主演的电视剧,高秀敏当时也是,很受百姓喜爱的表演艺术家。

似乎是在传统艺术方面,跟邹德江有些交集,总之,邹德江在这部剧中,还出演了男二号的角色。

但是在这时候,他在电视剧这方面,似乎也走的不顺,男二号的角色,应该是他接到过最好的角色了。

因为后来赵本山和高秀敏频频合作,似乎高秀敏这棵大树也没靠住,渐渐邹德江更是很少在荧屏上出现。

即使参演了电视剧,例如《三泉溪暖》,同样是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但是邹德江在其中也是个边角的小人物。

似乎并没有人知道,出演张麦圈这个小人物的邹德江,早年间也是称霸央视喜剧主持的重要人物。

如今邹德江已经不再年轻,虽然还是有曲艺的基础和喜剧的才华。

但因为市场上,青年演员辈出,似乎已经没有了他的用武之地。

而邹德江自己在电视剧中偶尔露脸,也没有了年轻时的那种斗志,可能他很难再找到,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了。

关于邹德江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xw/177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