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日记求是青年直播带货,助

8月21日,凌晨七点,微风拂过,夏风悠扬。熙熙攘攘的街道,满是行人匆忙的脚步,商贩的吆喝声再配上食物的香气总勾起人的食欲,任谁再着急也免不了停下来,满足味蕾。广场上大爷的风筝依旧飞的那么高,太极拳还是这般柔软,京剧的旋律环绕在人民广场,这是贵阳独有的清晨之景,充满人间烟火气,以抚慰人心。这短暂的社会实践活动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今天,请允许我把离别的歌声在回忆中慢慢唱完。

图:日出

“千年傩香韵,一品花椒香。诚邀四海客,敬请八方尝。小小佐料调味万家,德江花椒香麻天下。”这是我们说过无数次的台词,自年8月13日起到今天,我们19名志愿者在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团委组织下组建“黔筑知行实践服务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学院团委和德江团县委联合举办的“青春扶贫直播助农——‘新市民·追梦桥’工程校地结对帮扶公益活动,通过直播带货,助力“黔”货出山。直播所获得的利润将会全部捐出,助力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安化街道楠木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留守儿童,完成他们的“微心愿”。预想孩子灿烂的笑容,我想,这一次,歌声该回响“你的青春年少不怕山水迢迢,你的长发迎着风对着天空狂啸”。

图:直播讲解产品

为让“黔货”走出去,我们19位志愿者从“零”出发,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完成了前期调研、合同起草、直播带货,网络运行等。从最开始的搭建直播房间,试吃样品以及了解各种产品的详细信息,到最后上货直播,每一步对于“主播”们来说都是全新的领域、全新的尝试,也是全新的挑战。越过低谷,我们将在山峰歌唱,理想和现实的距离。

图:志愿者试吃产品

近10天时间,志愿者们每天20:30准时开播,两个小时循环往复讲解和用心体验产品,把最真实的产品感受展现给观众,为购买提供最基础最直接的参考选择。直播过程中,志愿者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借助互联网平台,为直播做好宣传。微博发布新闻10余条,抖音发布26个作品,自开播以来累计点赞量达余次。截止目前,帮助德江县卖出青花椒、干花椒、酸辣粉、土蜂蜜、红薯粉条等当地特色农副产品31件,创收约余元。每一次的直播分享,每一次的点赞转发,每一次的下单拍货,都是为爱助力,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奉献一己之力。

图:特色农副产品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助农形式,拓宽了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让德江县特色美食走上网络,走出大山。同时对求是志愿者们来说也是全新的体验,真正让其挑战自我,锻炼自我,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展现青春风采。

图:志愿者与产品展示图

青春扬帆起航,一路上我们跌跌撞撞,途中偶遇优秀的同伴,也不停的遇见和解锁全新的自己,可以在实践中去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这一点,我们为自己感动。看到希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一刻,成就感不言而喻。未来,期待更多的青春力量的注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思想、新理念,并在实践中奋力,换来满意成果。

在这个夏末秋初之际,我们短暂停留,与贵阳的凌晨不期而遇也和黄昏撞过满怀,约十天的点点滴滴,将在岁月里镌刻下永恒,就这样吧,不说再见,我们来日方长!

文:沈先倩图:黔筑知行实践服务队编辑:付前进审核:丁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hj/10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