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分享您的春节故事

正月初五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多地有祈福、接财神、送五穷、吃饺子、放鞭炮等民俗活动。

吃饺子

正月初五,人们纷纷撤去所有供品,以恢复常规生活。此日必食水饺。《天咫偶闻》:“正月元日至五日,俗名“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北方名煮饽饽,今则或食三日、二日,或间日一食。”民国《海城县志》:“家家食蒸饺,日‘捏破五’,由初一迄初五日。所供诸神位前,香烬即续,谓之长香。”此后,就可以正式炊煮了,也可以往户外倒垃圾了,民间称“倒残土”。

接财神

相传正月初五为五路财神(别名“路头神”)生日,各商店开市,清早即鸣锣放炮,备置牲礼,以迎财神,称为“接路头”。自年前休业的商店,一般在初五至二十之间选一吉日行开张典礼,谓之“开张大吉”。当天,店主要在招牌上挂一块红布,店内贴上吉祥文字的对联,并以“大减价”、“大拍卖”招徕颐客。有些店家信仰关圣帝君,即在此日为关公供上牲礼、焚香、鸣放鞭炮、烧金膜拜,求关帝保佑一年大发利市。

送穷

亦称“赶五穷”、“送五穷”。汉族民间岁时习俗。流行于陕西各地。正月初五清晨,用竿悬挂鞭炮,从房里一直放到大门口,或剪纸人掷大门外,认为可以送走贫穷。也有在晚间送的。此俗产生甚早,唐代韩愈在《送穷文》注中说:“予尝见《文宗备问》云: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自尔相承送之。”又唐《四时宝鉴》说:“高阳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祝于巷日,除贫也。”韩愈《送穷文》写于唐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正是唐俗送穷日。后来送穷日由晦日变成了“破五”(正月初五)日。一些地区农村里仍流行。

春节期间是不是有很多所学所感?

欢迎参与征文活动

分享您的新春~

“我学传统文化”征文

百节春为首,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思想精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为丰富广大群众春节期间文化学习活动,中国知网于年2月1日-2月28日,联合全国部分公共文化机构、教育机构共同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节主题知识服务及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在春节期间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文化服务。

该活动已列入北京市委宣传部“在京过大年居家读好书”主题系列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hj/12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