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细沙村干群连心一家亲助力脱贫进行时

刘军连怎么样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12月28日,德江县枫香溪镇细沙村村委活动室院坝却是笑声连连、掌声不断......

全村男女老少与帮扶干部欢聚一堂,共同开展“感党恩、话脱贫”为主题的干群连心活动。大家一边欣赏精彩的节目表演,一边拉家常、说发展、话变迁,现场气氛一片祥和。

文艺活动现场

细沙村位于枫香溪镇东南部,全村辖8个村民组,共户人,自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户人,贫困发生率为19.8%,属非贫困村。

上世纪八十年代,或是因为家乡的落后,或是想出门长长见识讨口饭吃,村里年轻人多数前往广东、浙江等大城市务工,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等半劳动力。

车子开到家门口

如今,回到家乡的游子对家乡的变化感慨颇深。

“最大的变化还是交通。”村民潘文钊说,过去,村里没有一条硬化路,每逢赶集日,没有要紧事都不会上街,因为车进不来只能依靠步行,基本都是早上出发,中午便早早返程。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让村里人苦不堪言。而现在车子直接开到家门口,要买点水果零食都不用等到赶集,小贩直接拉到村子里叫卖,这就是看得到摸得着的变化。

“还有就是喝水用水,以前吃水是真的困难。”大寨组村民潘洪发接过话茬,以前全村人吃水都是靠村里的那口井,雨季还好,要是十天半月不下雨,村里人都得排队挑水,等个通宵都是常事。说到这里,潘洪发话锋一转,现在党的政策好啊,哪里还挑水等水,村里每家每户通了自来水,水龙头一转,水就来了,要多少用多少。

聊到兴起,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从水电路聊到住房,再从住房聊到产业,气氛悄然升温。“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帮扶干部和村支两委的努力。”村民潘佳能的一句话,得到了全村人的点头附和。

将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和少数名字风俗文化融入到节目中

年至今,细沙村从没有一条硬化路,到目前“村村通”、“组组通”、“连户路”全部建设完成,共计14.68公里。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15万元在大毛坡及火麻坨修建两个降压水池,实现集中供水,让细沙村已彻底告别饮水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驻村工作队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实施危房改造与“五改”工程和特色产业发展。截止目前,全村改造危房6户,改造灶台户,厕所所,安装木门扇,室内外硬化平方米。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发展刺梨亩,花椒余亩,养殖肉牛余头。

给村民送对联

如今,经过脱贫攻坚战的“洗礼”后、改造后的细沙村,真正实现了“东西南北中、水电路房讯”组组通、户户联、人人用。让全村百姓迈出家门有事做,天晴下雨可赚钱。

临近下午,随着小品“脱贫攻坚”的结束,文艺活动落下帷幕,干部与群众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吃起别样的连心饭,不是过节,却难掩干部和群众的喜悦。

干群同吃连心饭

细沙村脱贫攻坚队队长覃永强激动地说:“细沙村的发展不是一人之力也非一日之功。脱贫攻坚总攻的冲锋号已经吹响,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终极决战’。”

一场精彩的文艺活动,一桌丰盛的连心饭,不经意间增进了干群之间的感情,凝聚了向贫困发起决战决胜总攻的浓厚氛围。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会梦想成真”。饭后,细沙村村主任潘庆杰说,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将更加紧密联系群众,苦干实干打赢脱贫攻坚战。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潘佳本

编辑田勇

编审朱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hj/16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