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就业稳增收德江沙溪乡四措并举助推

号角声声起,战鼓催人急。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如何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效,成为摆在干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为此,德江县沙溪乡抓住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用工的“牛鼻子”,整合全乡劳动力资源,深入开展技术培训,按产业主体需求,引导在家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提升生活水平。为助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奔小康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做大产业基数,扩内需增就业总量

“现在好了,一天在茶园里上班,不用出村一个月也能多元,还能照顾家里,再也不想出去了。”在舒家村,返乡人员罗贤雄说,以前村里缺少产业,只能出去打工,但是一年算下来,除去租房、水电等日常开支,剩不了多少钱,还是现在安逸。

罗贤雄的就业变化,仅是沙溪乡群众因产业发展获得实惠的缩影。

在德江县金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基地,负责人樊兴无为笔者算了一笔账,“基地现有成龄茶园多亩,新植茶园亩,按照一年茶叶采摘和管护来计算,茶叶采摘工作需要长期劳动力20余个,新老茶园需要40余个劳动力进行长期管护,每年支付的劳务费用近50万元。”他说,现在仍然存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据统计,全乡53家合作社劳务用工全年可达22.2万人次,每年需要支付群众劳务工资2多万元。

近年来,该乡坚持“生态立乡、产业富乡、旅游活乡”发展思路,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用活“2+N”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花椒、天麻、茶叶、烤烟、核桃、肉牛养殖等产业,形成了以长效产业持续壮大、短期产业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截至目前,全乡建成茶园面积亩,种植核桃亩、花椒亩、烤烟亩、天麻平方米,人均长效产业2.2亩,肉牛存栏余头。

从“就业难”到“招工难”的转变,见证了全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产业富民、生态立乡成效日趋明显,不仅助推经济向好变化,更为全乡留守人员开辟了一条就业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搭建用工平台,建载体拓就业渠道

为全面掌握全乡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用工需求,积极引导在家劳动力就近就业。该乡通过组建就业专班、建立就业供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hj/16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