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刺头变形记人民资讯

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623/i6po5f5.html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田勇“现在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从落魄“酒仙儿”到致富能手,老晏解开愁容,生活里全是阳光。这不,在他和妻子的精心饲养下,去年新进的种猪前几天又添了6只猪崽。老晏全名晏朝祥,51岁的他其实并不“老”,只因过去爱喝酒愁容多,人也消沉懒散。“少来烦我。”“哐”的一声将门甩上,慰问品从门缝里扔了出来,3年前,德江县委宣传部干部刘斌到德江县楠杆乡龙寨村驻村扶贫,第一次登门走访老晏,就吃了“闭门羹”。“把他家分给我吧!”刘斌没有气馁,反而向攻坚队领导承诺一定要拿下这个“刺头”,帮助他家顺利脱贫。“晏大哥你在家没?”一天中午,刘斌再访老晏家。老晏坐在房前默默抽烟,见刘斌态度谦和满脸笑容,他应声回答,“你有什么事就直说。”两人促膝交流5个小时,老晏敞开心扉,把内心话告诉了刘斌。原来,每个人都有不愿展示出来的痛处。老晏原本有个大儿子,8岁那年患了一场大病,当时耗尽家里的全部积蓄,但终究没能留住生命,为此还欠下一笔债务,老晏从此整日“借酒浇愁”。“你只要慢慢把酒戒了,有什么困难我会尽力帮你们。”刘斌说。“其实,我也不想再这样继续下去。”每每回想起酒后的莽撞行为,老晏也觉得愧对妻子和乡邻。在刘斌的动员下,年底,老晏和妻子购进一批猪和鸡,买来一头牛,还养起了蜜蜂。刘斌向旱村里改水工程队争取水泥沙石为老晏家硬化了米连户路,争取2.3万元危房改造补助;向县人事局为老晏的妻子争取公益性岗位,每月元工资;向农业部门争取养殖补助近3万元。这些实事儿,老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能辜负刘兄弟的期望。”面对关怀,老晏暗下决心一改前非,放牛养蜂,割草喂猪,家里的重活细活一揽在肩。一年时间,老晏家出栏两头肥猪卖了1.3万元,加上家禽和种植等收入,一家四口人均纯收入达到元以上,还清所有债务,顺利脱了贫,老晏笑容舒展开来,大伙儿都夸他是致富能手。脱贫后的老晏不再喝酒,和刘斌结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逢年过节还主动打电话邀请刘斌去他家吃饭。“勤劳、感恩、积极向上。”大伙儿忍不住称赞,过去那个“刺头”老晏不见了。-05-:00:0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hj/16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