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推进乡村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德江县楠杆乡聚焦人才资源,着力实施了“聚人才、塑人才、创未来”工作方案,为乡村振兴事业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探索出了一条“打基础、利长远”的新路子。
用活政策、聚人才。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针对本土人才队伍存量小、整体学历偏低、乡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等情况,楠杆乡因策利导实施人才回流、引流计划。一是坚决贯彻落实铜仁市“五个一批”政策,通过公开引进、招聘、招募大学生15名到村任职。二是坚持党建引领,以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探索实施“雁归工程”,建立人才信息库,常态化、长效化、多渠道吸引在外优秀人才进村任职,吸引22名大学生成为村干部,增大了人才储量。三是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鼓励在校大学生共同参与,共建家乡。
强化培训、塑人才。要真正实现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就要将引进高校人才培育成一支熟悉农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懂得基层治理的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勇于创新的优势,把他们的作用发挥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将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强化培养乡村的“造血”功能与自我发展能力,把高校大学毕业生锤炼成引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年楠杆乡整合有效资源,创新培训方式,组织推荐到省团校培训20余人次、在乡培训余人次,组织开展线上学习培训9期,并采取乡镇领导班子带头帮带、党员干部共同帮带的方式,以优秀党员干部的丰富经验助力人才更好更快提升,为乡村振兴事业培养出一支青年骨干队伍。
搭建舞台、创未来。楠杆乡为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围绕产业发展搭建事业舞台,提供好政策服务,让具备一定创业基础、有回乡发展实体经济意愿的优秀人才自主创业,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二是围绕新时代文明建设搭建志愿服务平台,让志愿建设文明乡村的人才,在弘扬时代新风、开展特色志愿服务上,在生态环境保护、公益事业中担当作为。三是围绕春晖服务搭建实践平台,让在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参与乡村建设,将理论转化为工作实践。让各类人才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发挥特长、大显身手,实现人生价值,把乡村振兴事业推向新进程。
接下来,楠杆乡将持续在人才工作上下功夫,立足现状,着眼更广范围的人才资源,积极动员本乡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外出经商人士等返乡就业创业,共建美丽乡村。
通讯员杨兴江
编辑安慧芳
编审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