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德江土家生活习俗之油茶泡米花

文/吕文忠图/网络

油茶泡米花

油茶泡米花

德江土家族

生活习俗

在德江

任何一个地方,土家人都有吃油茶的习惯。尤其在沙溪土家族乡后坝溪这个土家儿女聚居的自然山寨里,每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贵客到来、家人团圆、演出傩堂戏、接待花灯的时候,土家儿女都会用他们独具特色的饮食来做招待——油茶泡米花就是其中一道特色食品。就连喊人帮忙栽秧、收庄稼做这些活路的时候,都会用油茶泡米花来做招待。闲暇时刻,他们也会做来享用享用。

油茶

油茶也叫熬熬茶、俗称油渣茶,其制作方式非常讲究,主要由糯米、芝麻、腊肉、茶叶、花生米、核桃仁等十多种原料细火慢熬精制而成,香润可口、美不胜收。讲起熬熬茶的缘由,就是在述说土家人对祖宗的崇拜故事。

不管是土家人,还是苗家儿女,修造房屋都要设置香火,在香火上还要写“某某堂上历代宗祖之神位”,一些人家的香火案上至今还保存一个磬,每年正月上半个月,还沿袭着早敲三声、晚敲四声磬,简称“早三晚四”的习惯。

土家人用油茶泡米花接待宾客

传说

在许久许久以前,土家山寨里有一户人家,夫妻俩结婚多年未生育一男半女。有人劝他夫妻俩,何不请土老师来杠一坛神(表演傩堂戏)呢?年轻气盛的夫妻俩还就是不信什么神啊鬼的,一听见有人劝他们相信什么神鬼、花钱花米杠什么狗屁神就气不打一处来,开始得罪劝说的人,久而久之,再也没有人敢劝他们了。转眼之间,这对夫妻俩已经接近半百的岁数了,在妻子的再三劝说下,丈夫同意了杠神求子。杠神过后的第二年,妻子还果真顺利生下一男孩,把夫妻俩乐得合不拢嘴,干活总有使不完的劲,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新年中有一天,夫妻俩正在家里忙事放不开手,可下午敲磬的时间到了,于是就叫孩子代他爹敲一回。五六岁的小男孩敲不够香火上的磬,于是就搬了一根高板凳垫在香火面前,爬到高板凳上去才敲了三声,小男孩没想到的倒霉事发生了,他站的是高板凳的一头,高板凳打翻翘,把小男孩还压在了下边。夫妻俩听见小男孩摔倒的响声后急忙出来抱起小男孩,只见小男孩鼻孔里有气出而没气进。伤得不轻啊。把夫妻俩吓得够呛,急忙掐“人中”、灌“童子尿”,把夫妻俩忙了好一阵子小男孩才缓过气来。

从小男孩跌倒摔伤后,药灌灌都炖烂好几个了,病情总是不见好转。实在没有办法了,又去请杠神先生来杠神。杠神先生杠完神后,扎了一个茅草人交给他们,并对他们说:“到逢七这天早上,你们在香火案上摆一点黄豆、腊肉、糯米、花生米、核桃仁、茶叶、盐巴等东西来祭奠茅草人,祭满七七四十九天才焚烧茅草人。这样,老祖宗高兴了,就一定能保佑孩子长大成人”。

从第二次杠神后,小男孩的病还就是一天一天的好起来了。夫妻俩就按杠神先生的交代一一去做,完事之后夫妻俩觉得很稀奇,这几样东西就能让老祖宗高兴、满意,不如我们煮来吃一吃,看看到底是啥滋味。丈夫赶忙抱柴烧火,妻子取一点黄豆、花生米、糯米、核桃仁、茶叶一起放进锅里用油炒至金黄,加一小瓢清水煮烂后,用木水瓢在锅里将黄豆、糯米等反复磨烂成稀糊状,再加一大瓢清水烧开,最后放一点盐巴和腊肉油渣末。谁知这一喝还果真不错,慢慢的就把夫妻俩喝上瘾了,更把一家三口喝得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的。当别人问他们夫妻怎么长得越来越年轻时,夫妻俩才把如何喝熬熬茶的事告诉了大家。就这样,土家儿女就把这一饮食当成了传家宝,一只传到了今天。

制作油茶

现在,由于木水飘被塑料、铝制品水瓢所代替,成逐年减少、甚至趋于绝灭的趋势。在土家山寨里还有个别家庭保存这一传统工艺品。当然,大伙喝油茶的习惯不仅没有半点减少,反而还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这里我给大家讲述两种新式如何巧做油茶的方法,你就会大开眼界。

一种是结婚、新居落成、办生日酒等喜庆场面而做的“茶面”。在这些情况下,前来恭贺、吃酒的客人比较多,自然喝油茶的人就多,喝油茶的次数也多。以结婚典礼为例,你就知道他的需要量了。新郎官家“齐夫”那天晚上要吃油茶泡米花宵夜,安排夫子活路;发夫前要喝油茶发夫,示意人夫马轿清洁平安和新郎官发财转身;发夫后的当晚要把留在家里帮忙的人做油茶泡米花来宵夜,安排下一天的活路;新媳妇就进屋时,要用油茶泡米花招待送亲客;第四天早上喊所有帮忙的人“复宴”(这里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就是新媳妇首先取被条、床单等各一样娘家陪嫁的床上用品,用茶盘端起毕恭毕敬磕头送给公婆,表示酬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做父母的就封赠新来儿媳如“人财两发”之类的好话。同时,也要向新郎官的主要亲人,如胞伯、叔、婶、胞兄嫂、胞姐、姐夫、外公婆、舅父母、姑父母这些长辈们赠送一双手工布鞋,表示对长辈们的孝敬。当然,这些长辈或亲人都要打发礼金,表示回敬),也要吃油茶泡米花。一场婚礼就有这么多次涉及油茶泡米花,要是用传承的木水瓢磨制油茶,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于是,女主人在喜庆日子到来前两三天,就把用来做油茶的全部东西,放进锅中细火煸炒至熟透、金黄,冷却后用小石磨磨成面待用,这种磨制的面,人们称为“茶面”。现在人们更是取巧了,改用小型磨面机磨了。待需要做油茶时,厨官师傅们就在锅里放点油,按量取茶面放进油中煸炒出浓浓的香味加清水大火烧开、放入油渣末即可。

另一种是方便自家随时吃油茶而做的“油茶羹”。因家庭活路多,特别是在秋季那种天高气爽收庄稼的日子里,喝油茶几乎是每天一至二餐的家常便饭了。土家山寨里的人们通常是早上多煮一点饭,中午熬点毛洋芋加红苕,炒点花生,做锅油茶就是饷午美餐了。晚上变着花样炒点板栗呀什么的,加上油茶、米花,炒点剩饭,一家老少开开心心的吃夜晚喽。这个季节里,人们都会用睡觉之前一点空余时间把做油茶的原料,用油炒至金黄加点清水煮熟后,放进“雷敲钵”(一种石制捶打少量食物用的用具)里轻轻敲打成羹,用大碗或大口杯装起放在冰箱里,要想喝油茶时,只需要烧点开水,配进油茶羹和盐、油渣,一锅油渣茶就这样简单地做好了。

做米花

做米花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绝好的上等糯米。制着方法非常讲究。

糯米的种子都选用“白杨糯”、“竹丫糯”,这两种糯米的糯性好,颜色白,是做米花的绝等佳品原材料。做米花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从黄坝村80高龄土家老人张富祥所讲的米花更生中看出。

我今启言说一声,主人米花待我们;不提米花犹自可,提起米花有更生:正月打春雨水节,二月惊蛰并春分;三月清明泡谷种,泡起谷种把芽生;芽子发得白如云,掏沟堵水打秧田;秧子下田又怕坏,三天两头把水晒;在等秧子一月满,才把邻居人工喊;栽了秧来怕天涝,早晚才把水渠掌;薅了头道薅二道,就等立秋要出刁;处暑到来一月黄,只见主人日夜忙;准备晒席与箩兜,不知明日打哪丘;打回家来主人忙,白日晒来夜晚扬;先把干谷装上仓,再把糯谷送碾房;碾子碾来风播扬,先装白米后装糠;温水泡来上甄蒸,红绿颜色比例分;灶边安张四方桌,放上两个蔑圈圈;一碗米饭倒圈内,拨散米饭团圆身;大人细娃齐动手,团拢才把花色添;太极图来满天星,全都出在帮手们;三铲木炭两铲火,一夜炕干装袋中;二两盐巴三斤油,煎出米花落口舒;老人吃了眼睛亮,孩子吃得哈哈笑;满盘神灵吃好了,保佑主家得安康。

给米花粘花也是有讲究的。无论是过年,还是其他喜庆日子,都要粘“天”、“地”两朵米花。过年时,大年三十夜过年前,就得把这两朵米花供在香火上,表示对祖宗的敬意,过完正月十五才能拿下来吃。结婚的时候,要各做两朵,新郎官家发夫的时候,就要供一套“天地”在香火上,迎请祖宗等满堂神圣到于家庭,保佑家庭平安,任何人不敢动用,待完婚过后方可取下。另一套由夫子们拿到新娘子家,摆礼的时候,一并摆出来供在香火上,迎请新娘子的祖宗保佑新娘子早生贵子。结婚时用的其他米花花色只能有两种,一种是“太极图”,只粘一朵,配合黄茶等供品摆放在香火面前,等待新娘子进屋,寓意是迎请姜子牙夫妇到堂到殿,为主人镇邪,保佑家庭人财两发。不过,这种花色只有是结婚才有,其他情况则不用。第二种就全是“满天星”。何为满天星,即用红、绿、黄三种不同颜色,在团拢的米花上共粘五朵花,寓意是大家共祝新婚夫妇“五子登科”、“状元及第”。

如今,也有人做“油茶泡米花具有土家风味,肉末煮黄花更是山村特产”这样的总结。

来源:多彩贵州文化数据平台公司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hj/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