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分为新德里和旧德里,隔着一道门墙。
传闻中新德里是富贵区,旧德里是贫民窟。地理位置标识贫富,拿北京类比的话,新德里就是二环以里,旧德里就是五环开外。区别可能是通州的房子都五六百万一套了,而旧德里居民是真的一无所有,挣扎无望。
新德里干净宽敞的街道
来到一个新的地方,我最喜欢的是瞎走乱逛(但印度这个地方还是不要乱走),最感兴趣的是街头小吃。
在哪里,吃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对于文明古国,“吃”就更博大精深千奇百怪。而街头小吃融合的不仅是一个地方的料理特色饮食文化,还有生活哲学。
雅俗兼备者,唯有风趣之人才懂赏玩。街头文化妙,但毕竟担心这里的卫生和安全问题,于是第二天我们定了一个老城区的foodtour。一个不特别自由的既能走又能吃之旅。
梁文道谈吃的哲学: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
旧德里汹涌的街道
Foodtour除了我们,还有一个英国女生,一对澳大利亚CP。导游是印度人,名叫Adi,家在外地,来德里读完大学留下来工作(德里漂)。
Adi带我们坐地铁,下车之后东拐西拐,绕到一个不知名的小巷。突然澳洲大叔拉住我,指了指天上,我一抬头,哎呀猴子们在屋顶爬!大家忙不迭的拿出相机……(但我没有,由于人口过于密集,我总感觉相机手机会被抢,要不然被人要不然被猴)
接下来,还会在街上看到羊、猪、狗、马、猴子、鸡……牛只在第一天晚上看到过。印度教里,牛是神祇地位,所以在印度几乎吃不到牛肉,不过这里的羊肉超好吃,卷在饼里一点也不膻。(又想吃了T_T)
穿街过巷,死亡凝视
印度的Chai,我们叫它奶茶,但其实它的香源于不同的香料,添奶只是其中一步。
Adi领我们钻进一个小巷中的小巷,两侧是石壁,狭窄到两个人都不能并肩走。石壁一侧,有一个凿出来的小茶摊。看茶的是个老爷爷,Adi跟他说了什么,他开始给我们煮茶。
搅拌,添加,搅拌,添加……炭火烧出的烟和茶香四溢,弥漫整个巷子。
最后过滤倒出,正好六杯。
茶特别烫,浓的化不开,等它稍凉,上面开始浮出奶皮……
后来再去新德里区的大茶馆,流水线的味道全然不如这隐于市的小茶摊。然而这茶摊,记忆超凡如我,也无法凭一己之力再找到。
小巷子继续转,转到一家Parantha(一种烹干的夹心大饼)店。
店内墙上一副大照片,Adi问我知道照片里的人是谁吗?由于照片打光不好,过于昏暗,氛围阴森,我心想这该不是逃犯追捕令吧。摇摇头,不知道。Adi说,这是印度一个知名导演,这家店很出名,经常有明星光顾……+_=
名人们
Parantha有不同口味可选,萝卜、奶酪、薄荷、柠檬……共计28种。我选的greenchilly,最奇葩的是ladyfinger,澳洲大叔以身犯险,点了女士手指,到最后也搞不清楚吃的是什么。
三分脆十分油,内搭是你选的夹馅,外配可蘸取甜萝卜咸菜,豆子酱,咖喱土豆泥等。印度不愧是大国,有世界第三辣的鬼椒,青椒也辣的我都觉得辣。
入乡随俗,我们全都直接上右手。平时说印度手抓饭,其实并不是什么特色,就是他们的习惯。Adi坐我对面,撕饼时不经意瞄到他右手两根手指是畸形的,在骚乱多的国家身体发肤不受点损伤才奇怪吧,这手指后来在管我们要小费时派上了很大用场。
Jalebi是一种甜点,把面粉沾了糖浆搅啊搅,倒在油锅里绕啊绕,绕成一个个屎圈圈的样子,等炸成金黄闪亮的屎圈圈再拿出锅。
samosa是油炸的酥脆饺子,但是没有馅儿,沾着芥末一样的酱吃。(都不好吃)
这样不到一上午,foodtour就结束了。比起参观内容,我们的团费实在太贵。但如果没有导游,这老城区是无论如何不敢进来的,有命进也没命出呀。
Adi把我们送回地铁站,发给我们他的名片,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们在TripAdvisor上给他打Call,然后开始索要小费。
小费很能反映各国人的生活态度:英国姑娘同情心很强,Adi不住摆弄着畸形的手指在她面前飞来飞去,她给了两倍;澳洲CP和我,随大流,要多少给多少,反正再多也没多少钱;HY在美国长大,骨子里没有人情就事,认为相对其价格,这个半日游的质量差强人意,拒付。最后见我们都给,她觉得我们的tour是半天,给了一半。
其实我蛮震惊的,毕竟就是二十块钱的事,而且中途HY好奇一些没见过的水果,Adi都买给了她,他们一直有说有笑的……
后来听说,印度的小费并不是看服务态度和质量的,而是平白无故就是要给。如果是合作多日这种,那第一天还要给的多。总结起来就是,你给小费服务不一定好,不给就一定不好。
.04.22
LXL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