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刚刚结束,25名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蓝光幼师班”学生们,进入到位于成都的锦兰国际幼师学院进行卓越新幼师课程学习。
十七八岁年纪的他们,大多是第一次离开家乡,他们往返的近公里路程代表着知识能量的转换,也代表着蓝光与凉山幼教的新征程。
这公里,让凉山学前教育与“1+1卓越新幼师蓝光扶智拓展课程培训”零距离。
8月14日中午12点44分左右,凉山州甘洛县境内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间突发数万方高位岩体崩塌,铁路线路中断,最终致12人遇难。
这一天距离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蓝光班”的25名幼师学生到成都锦兰国际幼师学院的求学之行还有3天,他们原本计划的交通工具是火车。
如果铁道中断发生在年4月之前,意味着学生们的成都之行将有一个辛苦的开端。国道线从四川盆地西面进入绵延的大相岭山脉,西昌到成都的交通曾十分依赖于成昆线铁道。坐火车,一晚可以到成都,而乘坐大巴车需要翻越海拔米的拖乌山和海拔米的泥巴山,往往需要花费一整天时间,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或交通管制,耗时更是无法估计。
年4月建成并通车的雅西高速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这条桥隧比高达55%,攻克了无数修建技术难题的高速,迅速把西昌到省会成都原来近里的单边距离缩短到5.5小时车程。彼时,西昌的温暖阳光和干燥空气对于阴雨频繁的盆地城市变得触手可及。
雅西高速
然而凉山州州府西昌加速的城市化进程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凉山地区的教育现状,凉山,仍然是中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多年来,社会机构对凉山地区的援助方式,多数还是粗放型的捐款捐物,哪里落后就捐哪里,拍照作秀式的捐助行为也较为普遍。
从年起,投入大、见效慢、影响更为深远的“教育扶贫”才逐渐被一些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企业和机构重视,针对凉山地区各个学段进行精准扶贫的行动开始了。
“扶贫”只能解决片面问题,“扶智”才是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良方。各方资源在凉山走过了许多弯路,纷扰喧嚣过后,尘埃落定,凉山的教育扶贫攻坚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育人”上面。
年8月,蓝光与凉山州教育局、凉山州教育基金会签订了《教育帮扶项目捐赠协议》,正式启动“一村一幼”公益援助项目。
蓝光考察凉山深贫乡村
年12月19日,蓝光助学公益基金会项目执行人员专程前往冕宁县泽远乡、拖乌乡等4个幼教点,了解了“一村一幼”援助项目中幼教示范点的具体实施情况。
泽远乡幼教示范点
泽远乡蓝光幼教示范点挂牌
为改善当地幼儿师资水平,同年9月,蓝光支持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设首届五年制“蓝光幼师班”,后经凉山州教育基金会经过多番考察比较,引入了锦兰教育集团旗下的一所创新型幼师学院——锦兰国际幼师学院作为联合培养凉山新幼师的战略合作伙伴,为“蓝光幼师班”在基本教学课程之上,探讨全新的幼教师资培养体系。
年8月19日,在成都进行的“1+1卓越新幼师蓝光扶智拓展课程培训”,便是让25名凉山幼师学生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下,用三年时间成为有爱、有光、有无限可能的新幼师。
“在区域活动时,我会以玩伴的角色与孩子们玩耍,在生活区,我当上了孩子们的客人,在图书区又恢复了我老师的形象,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与孩子们相处,用心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我不会轻言放弃我热爱的职业,因为我喜欢与孩子们呆在一起,今后我一定会好好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更好的为幼儿教育服务。”
——索南梅朵
“保育老师要做的事真的很多很累,我们只是做了一小部分。但我们从他们口中听到的不是辛苦,而是幸福,他们脸上流露出的幸福的笑容,今天我也体验了,真的很快乐很幸福,让我想回到童年好好玩一次。”
——陈蓉
“在今天下午,幼儿带给了我们很多快乐,此时的我们如此幸福……这两天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而且这里的老师非常贴心,让我觉得他们身上有一种独一无二的精神。”
——余拾呷惹
从“蓝光幼师班”学生们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窥见卓越新幼师课程在细微之处对他们职业素养的支撑。
保育课学习叠被子
保育课学习桌子消毒
余拾呷惹,这名来自西昌市郊开元乡的彝族青年,一直有一个音乐梦想,他跟着亲戚学会了非洲鼓,吉他和葫芦丝。在报读西昌民族幼专填报志愿时,他向自己的堂哥寻求建议。
“堂哥在西昌的高中当历史老师,很厉害。”呷惹说。堂哥建议他选择幼师,因为可以用音乐特长来教小朋友。“可是一分班,发现班里只有几个男生,我感觉有些孤独。”作为男幼师,呷惹的孤独感并不是独一份。胡棚来自冕宁县麦地乡,是蓝光班的班长。上学期,为了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和服务意识,他给班主任写了自荐书并被选为班长。
他每次回老家都会被亲戚问:在哪里读书,学的什么专业?当得知是“幼师”,大多摇头叹气。
“他们觉得男生去学幼师没前途,但我每次都会告诉他们,我的老师说男生学幼师会很有出息!”说这句话时,胡棚的眼中透着坚定。
但即使给自己做了很多心理建设,在卓越新幼师课程的“园长见面会”上,他还是抓住机会向在场的园长与幼教机构负责人们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园长见面会
“老师,我想知道,男生学幼师真的比女生好吗?”
对于这个问题,四川省成人与职业教育学会的刘应春主任回答说,幼儿教师应该是“无性别”的,这个职业应该兼具男性的担当和女性的细致,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职业。
和幼儿一起玩
卓越新幼师课程带给学生们更多的是快乐与值得。
在“蓝光幼师班”学员潘畅同学的日记中,她回顾了在卓越新幼师课程中的学习经历,用“像做梦一样”来形容每天面对的全新挑战。
八月十九日:“今天我想学的是幼师爱孩子,无私贡献的精神。”
八月二十日:“做好保育员真辛苦,保育员真伟大!”
八月二十一日:“幼师专业知识又多又杂,教案好难写,好辛苦QAQ。”
八月二十二日:“实操怎么和想象的不一样,小孩子好难带,但是他们纯真的目光……”
八月二十三日:“自然的内容也太铺天盖地了,进入自然、融入自然真的不容易。”
其他学员们都和潘畅有着类似的感受。
来自冕宁县城厢镇的金瑶说,她一直以为幼儿老师就是带着孩子跳舞唱歌和画画。在卓越新幼师课程学习之后才感觉到专业性差距,这里打破了传统的课程和授课方式,不但有趣还很有挑战性。
行走课堂
“爆米花”院长分享爆米花
25个凉山“未来新幼师”,分别来自会理县鹿厂镇凤营乡,美姑县龙门乡,盐源县下海乡、清水村,木里县,西昌市民胜乡,喜德县,盐源县博大乡,冕宁县河边镇、城厢镇、回坪乡、哈哈乡、麦地乡,西昌市白马乡、西乡乡、小庙乡,德昌县阿月乡,宁南县六铁乡,西昌市四合乡、开元乡、礼州镇等21个乡镇。
他们像阳光光源汇聚卓越新幼师课堂,是希望之光,温暖幸福之光。
课程学习
孩子们从多公里外的西昌怀揣梦想,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来成都。好奇、探究、努力,认真的孩子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时时感动着我们。几天来,孩子们在导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不一样的学习培训之旅,立足为凉山州培育优秀的新幼师,实现蓝光集团深度、精准扶智的助学目标。蓝光想把推动凉山教育的火种交给他们,让梦想遍地开花,让温暖薪火相传。
蓝光幼师班在西昌民族幼儿高等专科学校开课
作为美好生活建造的一股重要推动力,蓝光始终奉行“慈生我心、善行天下”的公益理念。蓝光秉执公益初心,传递慈善理念,立足自身优势,坚持“让公益成为企业的义务与责任”。
蓝光以产业扶贫为基础、教育扶贫为根本,饮水思源,情系民生,持续探索“授渔助学”、“内生脱贫”的教育扶贫创新模式和企业样本。更持续开展了爱心书屋、关爱留守儿童、蓝光志愿者在线公开课、乡村教师培训计划、重大节点捐赠学校等多个公益项目,项目全面覆盖助学、赈灾、扶贫、助孤等多个领域。
针对凉山州学前教育相对滞后的现状,在教育扶贫方面已有一套成熟模式的蓝光,带着浇筑幼儿教育的意愿和能量,很快决定与州教体局、州教育基金会一道,全力推动“一村一幼”公益援助项目付诸实施。
首期“蓝光幼师班”举行班会
截至目前,蓝光已累计为各项慈善事业捐款捐物逾3.5亿元人民币,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援建中、小学校30余所,为超过一万多名贫困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优秀卓越的未来新幼师,如25颗希望火种,将闪亮凉山幼教的天空,将灿烂孩童们五彩的世界。
蓝光将继续怀揣着“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行动态度,和“慈生我心,善行天下”的公益理念,向着明亮的远方,心中升腾无限希望。
往期回顾
“蓝光新幼师”第一课,讲的是大凉山的希望
记一次特殊的班会:
这44名学生要托起凉山孩子们的梦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