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塘头ldquo四张名片rdqu

北京著名荨麻疹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414/8846512.html

在巍巍武陵山脉间,千里乌江东岸,坐落着一个青山环抱、绿树成荫的古镇——铜仁市思南县塘头古镇。这里“夏不炎热、冬不酷寒”的独特气候,和一片地势平坦的肥沃土地,让塘头成为黔东数一数二的区域聚集关键节点。随处可见的青山秀水、阡陌巷里古朴的民风……这位温润如玉的塘头姑娘,正在悄然绽放独属于自己的熠熠光华。

名片一

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

茂林修竹如画,小桥流水人家。乌江大支流龙底江从塘头镇城南新区的门前蜿蜒流淌、穿城而过,江南水乡仿古式民居鳞比栉次排列着。

“因为城南新区环境好,开发第一年时就入住户,于是,我们不得不抓紧跟着建设户江南水乡仿古式民居。”在建设城南新区初期,该项目部负责人黄光甫说。

“前有溪,后靠山,思南到剑河的高速公路从家门经过。现在的塘头越来越热闹、越来越好了!”思南县塘头镇城南新区居民刘松年高兴的说。

塘头镇甲秀社区的江南风景

塘头镇集休闲、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生态渠一景

在位于塘头镇甲秀山脚下的城南新区内,文化广场、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等惠民工程“一应俱全”。“居住在城南新区,早上起来可以小跑,晚饭过后可以在广场跳舞,宜居宜乐呢!”思南县塘头镇城南新区居民李林莲如实说。

城镇化建设步伐铿锵有力。年塘头镇被国家六部委命名为全国重点城镇,年8月被列入全省个示范小城镇,年被列入为省级示范小城镇,全国个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之一……在众多殊荣的背后,更多的是群众的“喜笑颜开”。

全长2.58千米,宽30米,总投资2.5亿元的甲秀大道,让塘头镇的城镇建设有了奔头。占地1.万平方米,总投资万元的塘头镇甲秀广场,让塘头镇城镇建设“舞动”了起来。占地40亩、总投资万元的镇党务政务便民服务中心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

以人为本,注重群众舒适度。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营造和谐统一、独具特色的民居风格,塘头镇投资1万元对主要公路沿线和集镇街道两边房屋进行了外观改造,统一为灰色墙体、青瓦悬挑屋檐斗角,严格控制新建房屋建筑风格,全部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外观,做到风格一致、高度错落有致,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在原集镇总体规划基础上,塘头镇投入万余元进行了重新修编,集镇规划区范围由6平方公里调整为10平方公里,规划集镇人口10万人。为了城镇更好发展,该镇从水电、现代农业、交通、集镇、文化、旅游等方面着手,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拉大了城镇框架,完善了城镇功能,美化和亮化了城镇风貌,逐步提升了城镇品位。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推行产、教、城融合发展的模式,完成了城南新区、甲秀大道、污水处理厂、商业街改造、河滨新区建设等重点工程,增强了城镇支撑能力。”思南县塘头镇党委书记吴廷彪说到。

早在年时,四川省广安客商林海胜房产公司董事长尹胜就投资2.5亿元位于甲秀广场对面的房开项目。当时有人问,“在一个镇上投资这么大的房开项目,不担心房难卖吗?”他只笑回答说,“塘头自古商贸繁荣,不但本地人购买力强,对外地人也很有吸引力。”今日,那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商品房早已住户满满。

截止目前,塘头镇总人口有人,集镇人口人,集镇建成区面积4.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9%,城镇化率位居省市前列。年完成生产总值13.94亿元,同比增长20%。目前,塘头镇小城镇各项功能日臻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正逐步增强,城镇化品位日益提升。

名片二

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

“听说张老板家一亩葡萄要卖一万多块呢!”

“你没看人家投入多大呢,大棚、工资、土地流转费……”

“听说国家还要给老板种植补助的啊。”

“就是国家样样都搞好了,你没技术也种不出这么好的水果、蔬菜……种得出来也不一定能卖出好价钱呢!”在塘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群农作的妇女边闲聊边忙碌着。

杨柳河堤、流水小桥、柑桔园、苗圃园、大闸蟹繁育基地、蔬菜基地……走在位于塘头镇正中央关中大坝上的塘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融农业种植、景区旅游、现代水利于一体的亩示范区赫然映入眼帘。同时,该园区投入万元建山区水利试点工程的实施项目,在河道排水渠投入使用、农作物灌溉全面实施的基础上,形成了优美的现代化的休闲娱乐观光园区,催生了一批新的旅游景区景点。这个集休闲、娱乐、观光、科研为一体的省级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到处生机勃勃。

园区景观化,农旅一体化。作为全省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之一,塘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招商引资的方式,通过土地集中流转、科学规划、项目支持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来发展现代农业亩,葡萄、橘柚、西瓜、有机蔬菜都成了抢手货,还有花卉,大闸蟹等产业,正围绕绿色、生态、现代、高新模式进行规范打造。

丰源合作社、思南华丰果蔬专业合作社、贵州禾睦福种业公司等7家企业以每亩每年元的租金全部“瓜分”,发展葡萄、食用菌、蔬菜等特色高效农业,同时带动当地的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各企业负责人都说亩收入上万元不在话下。

田儒翠(中)种植的水果新鲜上市,产值达8万余元

而企业领头发展高效农业,给当地群众带来实惠多多。仅关中坝农业产业示范园最少可解决近0人就近就业,带动0余农户发展商品农业,仅在年就增收近万元。

塘头土地自古肥沃,滂沱的乌江支流龙底江自东向西迂回向东北穿镇而过,闪烁着盈盈波光的江水在这片西高东低的高原小盆地上行走,沿江两岸的芭蕉、尧民、唐乔、仁和等村寨上绿油油的农作物,迎风招摇。在新中国成立后,省油科所迁此培育出驰名遐迩的高产杂交油菜,在全国多地推广,被誉为中国油菜之乡。

走在平坦的园区大道上,不仅可尝到甜甜的草莓,观赏可爱的娃娃鱼。还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条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合理的产业布局形成种养互动。

山上发展畜牧,山腰山下种果蔬。塘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进福建客商张建青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建成0多亩葡萄园,其中多亩已进入盛产期,正通过电商平台对外销售,预计可实现收入多万元。

该园区的建设,不仅带动了群众就业,还成为塘头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的“大后方”。在全省个园区考核中,塘头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位列第58位的好成绩。年,该镇完成生产总值13.94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2亿元,占年度任务数的.36%。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同比增长了20%。而该镇青杠坝村是思南县“农旅一体化”的典范,怡人的景色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据介绍,该村新建成的村级接待站“幸福居”,平均每日纯收入在元以上,为村集体带来较好收益。

塘头镇在推进荒山绿化,探索“岩山变金山银山、荒地变绿地宝地、茶区变园区景区”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进。

名片三

区域商贸龙头引领农民小康路

走在塘头镇最大农作的关中坝村连片的土地上,连片的花菜、豇豆、芋头让记者惊叹:“这么多菜卖到哪里去哟!”

“不但思南、石阡、德江的人到这里买菜,我们还卖到重庆。每天要卖一万多斤呢。”丰源合作社理事长张建青笑着说。

塘头是个好地方,龙底江上鱼米香。经济繁荣物资广,山清水秀似苏杭。陕商、川盐……商贾云集兴盛一时,这里自古就有“小南京”“小香港”之称。明初时已被誉为黔东首镇,直到民国时期,久盛不衰。

棕编小猪塘

棕编凤凰

塘头斗笠

今日,随着杭瑞高速横贯铜仁市东西,铜大高速、思剑高速打通向南进入沪昆高速的大动脉,塘头昔日黔东边陲由贵州的“边沿”变为“前沿”,逐渐让塘头从蛮夷之邦的一个零星之地,变成思南县河东片区4个乡镇的中心商品集散地,同时辐射重庆、湖南等地。这个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思南县西南部的塘头镇,以打造商贸强镇,向建成乌江中下游商贸集散中心为目标进发。

目前,该镇有生产甜蒜、红苕粉、牛干巴等特色食品加工企业和商贸企业达0余家。乌江酒厂、可一食品公司、丰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像雨后春笋一般茁壮成长,企业规模正不断壮大。年,该镇所有企业营业额达13亿元,有力带动了该镇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形成了规模适当、分工明确、运行有序的商贸发展格局。

中国邮政EMS、中通、申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在塘头设立了分理部,网上购物、快递等3天左右即可到达;佳通、华源宏祥、永拓等物流公司均在塘头开展业务,日均货物吞吐量达到吨以上;有多家经营日用品、食品、钢材、水泥、化工等商品的批发部,且已形成规模化经营,塘头镇已逐步成为区域商品集散地。同时,“互联网+农业园区+特色产品”的现代营销体系正在成型。

名片四

小乡镇办大教育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治国之道,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

作为全省唯一一所办在农村乡镇的省级示范高中,今年,该校的沈西芳同学以分的成绩夺得全县文科状元,陈永懿同学体育术科成绩分列全省笫二名的好成绩。坐落在该镇的思南县第八中学,高考成绩连续10年名列全省同类校第一名,尤其是今年成绩更加喜人。今年该校一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人,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人,达到人,录取率达98.5%。年8月成功荣获“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的思南县第八中学,不仅标志着该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与办学实力达到了省级示范性高中水平,更是成为塘头镇小乡镇办大教育的骄傲。

坐落在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龙底江畔的美丽的塘头中学(现更名思南第八中学)创建于年秋,是该县第一所农村中学。年秋起增设高中部,始为完全中学,通过投入几代人的努力,今天,这所乡镇间的学校已发展成为具有多名学生、多名教职工、占地面积近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农村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

塘头小学体艺大课间操

一座被赞誉为“贵州最美乡村小学”的思南县塘头小学位于县城南部30公里的塘头甲秀大道旁,校园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70平方米。壮观实用的教学楼,能同时容纳人就餐的现代化食堂,配套标准的男、女生宿舍,曲尽通幽的桃李园小道,充满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乐园和诗意的荷花池,“每寸土地有文化,每块墙面会说话”的校园墙体文化,立体折射出了学校充满生态的文化特色。微机室、语音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少年宫活动教室、自然实验室、阶梯多功能室和多媒体教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宽阔的操场、全塑胶跑道、绿油油的足球场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活动舞台。

除了学习氛围浓厚的学校,塘头镇青杠坝村将远程教育作为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有效载体,在不断深化理论学习的同时,定期组织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居民代表和居民群众通过远程教育的平台,观看贵州省远程教育频道、思南县远教网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个人,引导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充分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以点带面,带动大家共同进步。在这里塘头镇以远程教育平台以点带面实现了新跨越。

如今,思南县塘头镇的综合承载能力逐步增强,城镇品位日益提升。在省级示范镇的引领下,城镇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商贸物流、教育教学这四张亮丽的名片,必将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逐步建设成形象之城、绿色之城、活力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

来源:贵州民族报

总编:杨秀初

策划:罗福能

责任编辑:王小松

执行编辑:宋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mj/14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