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头锄草、产业观摩、基地教学、经验交流......近日,德江县委党校把教学培训课堂从教室搬到田野,组织年度春季学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深入德江县桶井乡,体验了一堂“沉浸式”现场教学课。聚焦问题导向 用好我们党的“传家宝”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干部自我修炼的基本功。为提高中青年干部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德江县委党校把培训课堂延伸到乡村振兴一线,并在教学前要求每位学员提前准备调研问题,带着问题去实地找答案。“去桶井看什么”“桶井蝶变的原因是什么”怀揣问题,中青班学员奔赴在寻找答案的路途上。桶井乡位于德江县东北部,年9月被列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22个行政村中有贫困村2个、深度贫困村20个,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桶井乡打赢了绝对贫困的攻坚战。今天的桶井,产业遍地开花、户户喝上自来水、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正在奋力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从玉竹村金丝皇菊走俏市场、场坝村找到“致富鹿”这“两篇文章”着手,学员争当小学生,向玉竹村党支部书记安中鹏、场坝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思平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掌握了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解决了心中困扰。学员们边走边看边听、边问边想边记,将问题抛出去、将答案找回来、将经验挖出来,以“眼见为实、手触为真”的深度体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路与出路相融通,既做到“身入”也做到“心到”,避免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做到了问计于群众、取策于实践。立足党校初心 创新教学培训“好点子”“回顾历史,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人、为党献策。”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明了党校的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直以来,德江县委党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将培训课堂搬到鲜活的实践现场,促成学员思想有更大收获、行动有转变提升。“打破常规的灌输式教学,用体验式、调研式、深入式的课程让我们沉浸其中,受到了启发。活跃的课堂氛围,也让大家充分参与进来。”学员易馨娓娓道来。在现场教学中,问题摆出来时,使人发出灵魂追问;难题化解时,令人感到醍醐灌顶。学员们在真实场景中交流互动,既开阔了思维眼界,又促进学用成果转化,提高了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党校课堂“活起来”,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效。围绕服务大局 锻造干事创业“排头兵”“这次我们的课堂在田间地头、在群众身边,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与问题如此之近、与发展如此之近。”返程途中,你言我语,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走进基层、贴近群众的生动实践教学课。据了解,党校还组织学员结合调研的现实情况,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组认为桶井蝶变背后,根本原因在于党的领导,在于党锻造了一批忠诚干净担当、敢干想干的干部队伍,在于党团结带领桶井人民艰苦奋斗出来的。作为年轻干部,我们要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领。”学员付超发言时说道。近年来,德江县委党校坚持把教学形式与学员实践锻炼和能力训练结合起来,引导学员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增进学员实干作风,帮助学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上,对学员“爱到细微处”,学习中,让学员“学进灵魂里”。德江县委党校瞄准中心大局定位,围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秉持严以治校、严以治学、狠抓教学管理的理念,积极探索教育培训新思路、新方法,强化党的理论武装,抓实抓好党性教育,锻造新时代贵州敢干实干的干将闯将猛将,为奋力推进城市德江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作者袁圣治王玉林编辑田勇二审杨聪三审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