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进一步推进全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的食用菌、蔬菜产业发展。
他强调,要以更大力度、更精准举措进一步抓好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扩大规模,积极开拓市场,为全省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夺取全胜作出更大贡献。
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食用菌和蔬菜产业发展
戳这里↑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家家户户的餐桌上
经常能看到各种食用菌的身影
它们不仅味道鲜美
而且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
是老少皆宜的好食材
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年底,全省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31亿棒,产量万吨,产值亿元,目前已累计带动55.5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脱贫总人数的11.1%。
贵州食用菌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主要食药用菌有22科72属种。主要特色品种有竹荪、冬荪、香菇、羊肚菌、美味牛肝菌、鸡枞菌、蜜环菌、桑黄菌等,贵州是竹荪、冬荪的著名产地。野生食用菌种类占全国的80%以上,仅次于云南,采收期在4—11月,较云南长2个月。
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共有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黔西北黔西乌蒙山区、北部东部大娄山区-武陵山区等5大产业带,黔西南、黔东北、黔西北等3个产业集聚区已初具规模。
小小香菇助脱贫畅销海外不是梦
三月中旬,在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结对帮扶村紫云县板当镇洛麦村生态循环产业园里,30名村民正在对新收成的香菇进行烘干、分装。
年9月,南方电网贵州安顺供电局派驻洛麦村驻村第一书记严召波与村委干部经过考察,全力建起生态循环产业园,积极扶持菌棒加工生产,通过“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解决40多户贫困户就业问题。
“摘菌子的活不累,一天却能挣80元。如果勤快点,晚上加个班,就可挣到元,并不比外出打工差”,在种植大棚务工的洛麦村土子院组的张小兰高兴地说。
据了解,在第一书记严召波与村委干部的带领下,洛麦村以循环产业+订单式销售发展模式带动村民致富,建起52个菌棚,占地面积亩,按就低不就高的原则,严格保证质量,每年可产香菇万吨,年产值高达余万元,畅销省内外,严召波还积极联系海外市场,洛麦村的香菇还出口到了东南亚市场。
今年,严召波还准备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拓展线上销售,推进更大规模“黔货出山”。
如今,洛麦村依托产业带动增收,贫困户从年的户人,减至13户36人;贫困发生率从15.72%降至1.01%,实现全村脱贫出列,正向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面清零目标奋斗。(倪纯/摄)
食用菌与第一书记的“电力缘”
年,都匀荔波县引进了大型食用菌加工厂。厂址就设在了离甲高村不远的甲良镇上,南方电网贵州都匀荔波供电局驻甲高村扶贫第一书记莫可芝与村干部围绕这个家门口的“扶贫机遇”,积极学习食用菌种植,还为食用菌销路进行提前安排,让村民们安心种植。
3月27日,食用菌棒种植基地开始运行,第一批1万棒食用菌棒开始进场培育。莫可芝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向单位汇报情况,南方电网贵州都匀荔波供电局主动驰援,组织二十多名青年志愿者与当地农户一同种植食用菌,井然有序地将食用菌棒种植入土,并对基地用电设备及线路进行排查,消除用电安全隐患,为甲高新的扶贫产业注入“电力”。
莫可芝说:“整个培育过程不用药,产出的食用菌绿色无公害。甲高村今年预计种植10万棒食用菌,预计第一年就能为甲高村带来至少五万元的收入。”(李京、覃乐/摄)
电动浇水竹荪长势喜人
三月,正值竹荪收获的季节,在兴义普安县新店镇烂木桥村竹荪基地里,当地村民正在大棚里采摘竹荪。
“今年竹荪质量很好,能卖到三百多块到四百块一斤。”普安县新店镇烂木桥村竹荪基地种植户徐兴刚说道。据了解,该基地面积15亩,基地年销售总额可以达到70万元。
“我这大棚去年新增了一些灭菌和浇水的用电设备,我自己也是在摸索阶段,但不管有什么用电问题,打一个电话给他们,他们很快就上门解决了,供电部门服务是越来越到位,供电有保障,下一步我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基地建设,把设备提升一番,把种植养护竹荪的效率提高。”徐兴刚说道。
为满足竹荪基地用电需要,南方电网贵州兴义普安供电局靠前服务,积极了解竹荪基地用电情况,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对基地用电负荷进行测试,并将基地老板新增的多台种植设备合理布线规划,帮助其改造棚内线路,还为基地的电动浇水设备更换了新的线路及防护开关,确保用电安全可靠,确保竹荪生产“电力十足”。(杨婷、马德祥/摄)
电蒸汽灭菌呵护“菌宝宝”
“朱师傅,你们来啦!最近有疫情你们还坚持来关心我们,真的是太谢谢了!”蒙台食用菌基地的罗老板笑着说到。
蒙台食用菌基地位于贵阳市白云区沙文镇,是“三香蒙台”(食用菌、香菜、葱)的特色产业之一,项目占地60余亩,共建单体大棚40个。近年来,该基地持续为当地市场供应优质的食用菌。
自年项目建设实施起,南方电网贵州贵阳白云供电局沙文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多次前往基地,从为项目建设解决用电难题,一直到如今的定期上门检查,询问用电情况,该所工作人员早已和基地农户建立了深厚的供用情谊。
“这个棚温度好像有点高,你们该打开散散热气了吧!”南方电网贵州贵阳供电局沙文供电所员工朱志富对罗老板说到。
今年来,基地增加了蒸汽灭菌设备,为了保证新设备运行正常,朱志富和同事们会定期对线路电流及电压进行测量,监测末端电压质量。
因为心里记挂着基地里的“菌宝宝”们,朱志富和同事们在复工复产后,第一时间来到了食用菌基地了解当前用电需要,并对配电房设备进行了安全检查,确保“菌宝宝”们的用电万无一失。(赵成杰/摄)
贴心电助羊肚菌大丰收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贵阳市乌当区新场镇王坝村,迎来了羊肚菌收获的季节。据悉,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该公司目前共建有87个羊肚菌种植大棚,占地面积由去年的20亩增至30余亩,日产量高达斤左右,种植高峰期每天需要工人30余名,有效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羊肚菌产业的支持和帮助,目前我们羊肚菌种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每天订单不断,我们都忙不过来嘞。”贵州君之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湛碧君开心地说道。
了解到羊肚菌对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南方电网贵州贵阳乌当供电局工作人员多次来到羊肚菌大棚种植基地,了解该大棚用电需要,并向客户讲解大棚里安全用电知识,及时为客户解决种植中的用电问题,并主动帮助客户采摘搬运羊肚菌装筐上车,解决了因疫情造成大棚采摘人手不足的困境。(周晓珊/摄)
电烘烤助黔货出山
遵义市红花岗区海龙镇贡米村合作社羊肚菌种植基地共有余个大棚,种植面积亩,年预计产量将达斤,新鲜羊肚菌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不易保存,一般都采用新鲜卖本地,烘干卖外地的销售模式,每斤鲜菌经过7个小时不间断的烧烤,可加工成斤干菌,每斤市场售价约-余元。
今年受疫情影响,贡米村合作社决定在村里新安装8台设备将鲜菌烘干后销售,南方电网贵州遵义市郊供电局高桥供电所获知该情况后,立即组织党员服务队对该基地用电情况及需要进行了解,结合该基地实际情况,高桥供电所党员服务队将该村原5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增容为千伏安,以确保羊肚菌烘烤用上“充足电”。
看着8台烘烤设备齐“上阵”,海龙贡米村新欣合作社张正付经理喜笑颜开:“有了可靠的电力供应,烘干后的羊肚菌易保存,“黔货出山”供不应求,今年的羊肚菌绝对大卖。”(郑婷/摄)
供电护航青年创业菌子梦
今年37岁的杨绍兴是六盘水盘州县有名的创业青年,早年间背井离乡在外打拼,开阔了眼界也丰富了思维。26岁时,和父亲一起置办年货之际,他偶然发现市场上的野生菌不仅不新鲜,价格还特别贵。在外闯荡多年的经历,让杨绍兴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更是创业的良机。
在本地发展野生菌种植,不仅品质新鲜,还能省去不少运输成本,而且盘州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野生菌生长。经过多方考察、融资,杨绍兴筹措了近一百万资金,在年注册成立了盘州市西冲镇富森宝食用菌种植场,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刚建场那会儿,南方电网贵州六盘水盘州供电局红果供电所对我们基地可没少操心,不仅办电速度很快,还让我们享受了很优惠的农业用电电价政策,为我们减少了很多用电成本。”回忆起八年前的光景,杨绍兴记忆犹新。
去年,杨绍兴按照“多元化”的创新思路,在基地逐渐铺开花卉、葡萄等种植,计划将种植基地建设成为一个集种植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以其靠近城区的地理优势,将种植场做大、做强。
得知这一消息后,南方电网贵州六盘水盘州供电局红果供电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了解用电需要,很快将适合基地的用电计划方案拿了出来,并积极配合杨绍兴进行用电设备调式,确保杨绍兴的创业梦走的更加稳健。
时光匆匆变换,不变的是供电服务的初心。今年,南方电网贵州六盘水盘州供电局红果供电所党员服务队依然会定期来到该基地,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为基地兴旺发展保电护航。(刘菲菲/摄)
香菇家族电力足
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安顺市开发区,总投资1.2亿元,占地亩,拥有建成集菌棒生产、无菌接种、鲜菇栽培、循环利用等为一体的标准化生产系统。通过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的村寨,年产菌包0万棒,可带动余户0余人实现增收,目前已带动户0余人发展香菇种植,长期就业人,堪称西秀区农业致富“伞”。
产区内有高温灭菌锅18台,全自动装载机24台,以及3条全自动拌料系统和1平方米冷链车间,用电量较大,对用电质量要求也高。厂区内,食用菌采摘、搬运、分拣、消毒、烘干、包装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因为我产区的用电设备特别多,好几样都是大功率作业,南方电网贵州安顺市郊供电局轿子山供电所知道我们情况后,不仅帮我们更换老旧线路,还帮我们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确保使用中不出问题,还拿出优化用电的方案,替我们省钱,说实话。我很感动!感谢供电部门如此周到的服务,为我们生产用电保驾护航。”贵州聚福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仕荣说道。
为更好的发挥食用菌生产基地的优势,不断拓宽市场渠道,聚福菌公司研发深加工的香菇系列产品,乘胜追击,向香菇产品的中高端市场迈进,投资0余万元,建设菌类深加工生产车间、展览中心、配套生活区等,占地面积64.5平方米,总建设面.91平方米,专门研发生产食用菌系列食品,如:香菇麻饼、香菇酱油、香菇面酱、香菇片复合调味品、香菇油辣椒等食用菌特色食品。
南方电网贵州安顺市郊供电局以十足电力+优质服务护航现菌菇代化产业链,精准助力“聚福菌”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脱贫攻坚产业孵化基地。(焦惠/摄)
电大棚模拟环境有保障
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浪洞镇的远鸿食用菌基地内,农户们正干劲十足地进行食用菌采摘、菌棒种植等工作。
该食用菌基地占地亩,主要负责食用菌栽培,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建设了42个栽培大棚,由于食用菌大棚养殖需要模拟外界环境,电力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这里模拟光照、冷冻储藏、温度调节对电力的需求很大,多亏了你们帮我们及时安装0千伏安的专变,才让我们复工复产得到有序开展。”基地负责人潘淑平说道。
据悉,该食用菌基地彻底修建成功后,将会直接提供多个劳动就业岗位,至少每年可以帮助0余户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对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胡捷添、祝徐/摄)
投资近千万元,点亮中国蘑菇小镇
中国蘑菇小镇位于安龙县栖凤街道办平寨村,基地规划面积10.1平方公里,核心区占地亩,总投资20亿元。
据基地工作人员黄福规介绍,岩怀村有20余户搬迁到蘑菇小镇居住,种植菌菇便成为他们生活的经济来源。黄福规的脱贫愿望很强烈,想靠自己劳动早点摆脱贫困。安龙县采取“”脱贫孵化模式,即:1户贫困户经营2个大棚,2年收入10万元。
“电在我们基地很重要!培育菌种的装包机自动控制,没有电无法启动,有了电,冷冻库的食用菌才能够保鲜,不易变质,烘干机也才能够将食用菌加工成干品,外销广阔的市场。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有用电需要,我打电话给栖凤供电所的刘运良所长,他们都第一时间赶到,帮助解决用电问题。”基地负责人吴斯光说。
南方电网贵州兴义安龙供电局根据蘑菇小镇用电负荷的现状和潜在增长,申报电网建设紧急项目,投资.21万元,新建10千伏五白Ⅰ回、Ⅱ回线路至食用菌基地栖凤平寨片区内,组立杆塔基等。该局还计划投资约万元,从千伏五格变电站出线,新建12公里10千伏安龙大道Ⅰ回线,进一步保障蘑菇小镇内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用电。(卢关文/摄)
降低用电成本让菌农赚更多
“没想到,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