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种庄稼,一年到头赚不到几个钱,现在产业发展起来了,基地务工一年收入翻了几番。”5月12日,铜仁市德江县沙溪乡大寨村村民朱红正在茶叶基地锄草,聊起前后对比,她倍感满足。
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和方便孩子上学,正值中年的她没有选择外出务工。早年就在沙溪乡旁边修建了房子。
“我们这里有茶叶、花椒,打工还是方便。”以前,未搬家前,朱红在大寨村种着自己的几亩地,一年下来,收入算不着,基本维持简单的生活开销。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各项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沙溪乡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绿色生态产业也逐渐兴起。朱红务工所在的万家坝社区茶叶基地就是全乡的主要茶叶种植区之一。
年3月,在政策鼓励下,沙溪乡农技干部樊兴无开始在万坝社区发展茶叶,通过几年的管护,亩已经成为投产茶园,年,他又流转了亩土地栽种茶叶,采茶、管护需要大量的工人,这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务工就业的渠道。
万坝社区居民邓增维从当家开始,除了自家的土地种庄稼外,就基本在附近打零工。自从万坝开始发展茶叶后,她有了稳定打工的地方,日常管护都是一天8个小时,采茶按斤算,务工稳定、收入有保障。
而在该乡的大寨村,辣椒产业成了近两年的红火产业,今年和遵义签订的亩辣椒,这两天正在忙着移栽辣椒苗。
“每天都有30人左右,我们的进度还是快。”大寨村脱贫攻坚队队长安选告诉笔者,辣椒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栽种、管护、辣椒采收都需要大量工人,周边的村民找到了好的就业路子。
今年49岁的辜明艳是空山村村民,辣椒基地开始动土后,她就选择来到大寨村,“每天元的工资还可以,我们现在都好了,发展产业我们样都做。”
除了辣椒,烤烟种植也是大寨村的主要产业,今年大寨村规划种植了亩烤烟已经全部栽种,因种植烤烟脱贫的刘秀杰今年又种植了50亩,还养殖了8头黄牛、15只羊。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还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截止目前,大寨村已经发展油茶亩、0平方的天麻、亩烤烟、亩辣椒,带动全村和周边村民务工增收。
产业的有效带动和发展已经让沙溪乡的老百姓从传统的农民变身产业工人。据了解,沙溪乡已经发展的产业有00亩茶园、亩核桃、亩花椒、亩烤烟、平米天麻,人均产业实现2亩以上。同时还发展了肉牛、生猪等养殖,全年有效带动务工就业10万人次。
据沙溪乡党委副书记吴聪智介绍,今年,沙溪乡还计划成立就业专班,建产业用工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