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铜仁市德江县这样既是黔东北交通枢纽又是游玩胜地的独特区域,对游人来说再好不过。进入到德江县境内,行人就转而成为“德江旅游者”,行路途中兼以揽胜。吃上“旅游饭”德江县周边美不胜收的自然风景、与众不同的风情民俗,绝非在车上匆匆一瞥便能领略得尽的,加之近年来德江县农旅产业升级发展,到德江游玩的人因此一年多于一年。人来了,钱也就来了。端午佳节,从德江县城出发,过了当地人说的“关口”,沿途都是风景。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武陵陶缘休闲度假区,游人之多,令人惊叹。“欢迎住宿”的牌子在不少居民住宅的门楣上出现。各式各样的小吃摊在景区周边兴起,由民宅改成的饭馆,单单就炸洋芋、棉花糖、粉等就盈利不少。景区内,村民向安萍正忙着打理自己的副食店。“最多的一次一天卖了八千多元,把我高兴坏了!”向安萍笑着说,有人就有销路,副食店现在每天都能卖到一千元左右,除去成本,收入有近二百元。在德江县像向安萍这样的际遇,已有不少。近年来,德江县按农旅一体化思路,在匝道两旁、城市周边、景点附近集中规划,采取产业生态化、园区景区化发展战略,建立发展农业园区,将发展山地旅游和农村的整体脱贫与同步小康一开始就结合起来,实现旅游景点无中生有,不少农户开办起了农家乐,农民顺势搭上了旅游产业快车,吃上“旅游饭”。一个可贵启示但就整个德江县而言,旅游服务业可以说依然只是一片处女地,许多旅游点还仅仅是旅游点,游人除了逛逛看看,并无太多体验。煎茶水乡景点与武陵陶缘休闲度假区在同一条道路上,风景优美,来游玩的人也多,但能供游客消费的服务设施少,前来游玩的人消费几乎为零。旅游点的功能单一,白白丢掉了许多本该获得的经济收益。实际上,单个的旅游点是有可能以旅游为中心辐射服务,从而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武陵陶缘休闲度假区,可以算的一个比较成功的典型。游人来到度假区,那种无处不在的消费体验就会将你密密地包围。园区内可以租赁多人自行车骑行;各个小摊卖的小吃也对游人口味;不定期举行一些当地民俗活动供游人体验;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小玩意”供人选购,游客们尽可“量财而购”……像这样服务、游玩设施齐全,人们自然乐意多玩一会,时间久了,游客消费欲望更大了。这是个可贵的启示:让游客多停留一会,把游客们的时间有效地化作经验者的金钱。一个“特别信号”争取更多的“回头客”——第二次客流,同样也大有文章可做。德江县周边的旅游点风景优美,令游人几乎个个留恋不已,欲走还休。然而,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毛病,德江县的“回头率”就可能大受影响。何以见得?记得有次到武陵陶缘休闲度假区游玩,度假区内游客熙熙攘攘。景区外的国道两旁车满为患,道路上车来车往,许多带小孩游玩的父母,小孩在国道上奔跑,父母大声喊着“回来”、“慢点”,行程中人人自危。为什么要把车停在国道旁边?原来度假区周边没有配套停车点,只能停到道路两旁。诸多的“不方便”让不少人大嚷:“再不来了!”与人少时的一片留恋声形成鲜明对比。“不再来了!”——这是一个“特别信号”,它告诉我们,在开发出山光水色、风情、古迹这种种有形资源后,还应重视吃、玩、行、住等等无形的旅游资源。看,不等于玩旅游仅仅是走走、看看、停停吗?许多人希望:在旅游中要找到乐趣。目前,这在德江旅游服务领域中基本上还是个空白。端午节假期,在武陵陶缘休闲度假区观察,不少游客还是认为景区内玩的项目太少,缺少带来新鲜感的项目。若是在旅游体验上再下真功夫,则将是巨大的经济潜力所在。 旅游者的一个个要求应该是旅游服务业的一个个目标,有了良好的服务,就会有不尽的客源,如果能想出更多的办法,让游景点的人临走时都说一声“我们还要来德江”——那就意味着德江的旅游业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鲁毅编辑何涛编审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