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窦晓波)“我是一名普通的医师,同时也是一名扶贫干部,我们神经外科进村入户听取群众心声、做他们的家庭医生,零距离开展精准帮扶。”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张群对“精准扶贫”的解读。
医院神经外科家庭医师健康帮扶队在全县贫困率最高的桶井乡开展帮扶工作时,遇到一位颅内巨大脑膜瘤患者杜执英。该患者69岁,从年11月开始,杜执英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言语、行为异常,生活逐渐不能自理并伴随大小便失禁,家人带其到过省外就医,后因个人原因放弃了继续治疗。
张群了解到杜执英家庭经济状况后,耐心地向他们讲解了医院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手术报销比例、家庭签约医生政策。医院的惠民政策,原本已经放弃治疗的杜执英和他的家人眼里绽放出希翼的光亮,医院神经外科。经请麻醉科、ICU、医务科等多学科的专家会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后,于年3月25日由张群医师主刀为杜执英进行了长达7个多小时的手术,成功切除了8x8cm的巨大脑膜瘤,为这次手术划上了圆满句号。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张群医师说:“我是杜执英的签约家庭医生,从这次手术开始到他出院后,每个月我都会定期下来帮他检查身体,还会检查其家人的身体状况。”
由于农村交通还存在诸多不便,部分群众经济困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还存在。为解决这一问题,医院与玉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山镇、稳坪镇、合兴镇、桶井乡、长丰乡、龙泉乡、钱家乡、荆角乡卫生院组建了县域内医疗资源第一医共体,将医共体与分级诊疗、合作医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融合,旨在实现“首诊在基层、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诊模式,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上门看医生,到医生上门看;有病及时治,无病可预防”,犹如家家都有了私人定制医生,如此打通了群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推行家庭医生和开通“绿色通道”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举措之一。截止目前,医院围绕七类十三种重大疾病、36种慢性病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签约人次已达4万余人。下一步,医院根据县委提出的“脱贫攻坚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的思想,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战役中,按照“签约更守约”的原则,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好工作,经常上门、随叫随到,最大程度的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为全县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提升,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尽职尽责。
审稿:杨桦编辑:陈海霞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