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因 http://m.39.net/pf/a_4658776.html
“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铜仁,群山环绕,绿水长流,山水半城,旖旎的人文风光、独特的生态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眼光。
年9月,铜仁市正式拉开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帷幕。多年来,该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绿色招牌”引领“绿色经济”,“绿水青山”快速变成“金山银山”。
建机立制
筑牢生态环保“创模”主阵地
巍巍梵净,悠悠武陵。山是铜仁的根,出海14亿年的梵净山,是中国第53项世界遗产,是地球同一纬度上保存最为完好、最典型的“唯一绿洲”;水是铜仁的魂,发源于乌蒙山的贵州母亲河——乌江,从贵州西部高原积储的光华在铜仁充分释放,形成千姿百态、奇丽壮观的乌江百里画廊自然风光和全国少有的沐、饮两用的优质热矿泉水。大自然给予了铜仁太多的馈赠,铜仁也肩负起更重的责任。为了保护好这一份瑰宝,铜仁市构建完善了环境保护考核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情况纳入区县和部门年终绩效考核内容,落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原市环保局全部职能及市发改委、原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原市农委有关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划入市生态环境局,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权责统一。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完成改革方案制定和职责明确,设立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并下设12个执法大队,环境执法成效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方面,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有关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铜仁市“创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对“创模”工作26项考核指标进行了责任分解,分启动、实施、完善、申报4个阶段开展创建工作,并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创模工作的具体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及上报工作。创模工作开展以来,共整编创模各类档案多卷,充分反映了铜仁环境保护的特色,展示出铜仁市创模取得的成效。以护施保构建绿色“创模”发展新体系
守山护水,久久为功。铜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坚定不移贯彻生态环境保护新发展理念,以生态环保新基建作为顶层设计,通过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突出生态环保问题整改为切入点,持续巩固提升“创模”指标。印发铜仁市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实行党政领导包案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大排查、大督战、大通报,切实加快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进度。截至年6月底,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铜仁市的31个问题完成整改30个,1个按序时推进。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涉及铜仁市的7个问题完成整改4个,其余3个正有序推进。第二轮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铜仁市的29个问题完成整改28个,其余1个正有序推进。第二轮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铜仁市的16个问题完成整改1个,其余15个正有序整改。铜仁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环评文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对3个生猪养殖项目、2个疫情防控物资生产项目提前启动环评文件告知承诺审批。今年上半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个、应急预案备案个、排污许可证个,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29个;共开展建设项目“三同时”执法检查、自主验收项目核查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检查家。有力推进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工作,摸底排查出排污单位个并完成分类处置,纳入管理单位家。目前,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铜仁市“三线一单”已通过省级验收。积极开展饮用水源地划、立、治工作。投入1.8亿元完成鹭鸶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点上移工程,新建玉屏野鸡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石阡木瓜溪水库、印江栗子园水库及松桃平举电站水库。完成铜仁市污水处理厂及松桃、石阡、思南、印江、德江、沿河、江口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颁布实施《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截至年6月底,铜仁市7个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14个省“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项目建设,建成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管网Km,先后建成漩水湾污水处理厂一期(5万t/日)及其改扩建工程(3万t/日)及灯塔污水处理厂(4万t/日),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总能力达到12万t/日,污水处理率达97.9%,基本实现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收集。建成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t/日)并投入运行。截至年底,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1.22%。扎实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铜仁市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工作成效,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单位、进网络,引导干部群众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使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截至年底,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达到83.5%,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达到90.1%。治理污染以“创模”发展转换新动能
“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近年来,铜仁市通过向上争取和自筹匹配的方式,持续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坚决打赢污染防治五大攻坚战。年,铜仁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达到2.25%。目前,市级6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正在开工建设,18个项目即将进入建设阶段,2个年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已建成。打好碧水保卫战。年,铜仁市市、县、乡、村各级河长在乌江、锦江开展巡河共计14万余次。颁布实施《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深入推进锦江、乌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锦江排查排污口20个,全部整治完成;乌江排查排污口个,全部完成溯源工作并建成“一口一档”;有力推动黑臭水体治理,有效治理黑臭水体3处,并通过国家督查组现场核查确认。目前,铜仁市10个省级产业园区已全部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日均处理能力10.5万吨,建成污水收集管网.31千米。打好蓝天保卫战。颁布实施《铜仁市中心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管理条例》;深入开展建筑施工、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工业炉窑污染及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已完成全市机动车尾气检测在线监控平台升级改造,辖区内所有机动车尾气监测机构实现联网运行;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实施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截至年6月底,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台,发放牌照台;建成并正式运行中心城区机动车道路遥感和“黑烟车”监测系统平台;万元工业增加值SO2和烟尘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年分别达到0.吨/万元和0.吨/万元。打好净土保卫战。大力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扎实推进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治理,全面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完成个重点企业用地地块基础信息采集质控审核,26个地块纳入采样分析测试,目前25个地块完成采样工作,思南县2个污染地块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农用地和耕地土壤化学背景值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加强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全市47家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开展了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并建立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打好固废治理战。扎实开展“清废行动”,全市工业渣库、尾矿库和垃圾填埋场实现“一源一清单一档案”。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积极推进贵州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广泛使用电子联单,今年上半年顺利完成危险废物转移批次。强化医疗废物监管,年以来,开展医疗机构、医废处置中心专项检查家次,发现家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截至年底,铜仁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9.96%,危险废物依法安全处置率%。打好乡村环境整治战。全面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工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去年,在个行政村开展以“五净四美”为主题的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8万余吨,清除农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1.4万余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控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19个,绿色防控推广规模达.5万亩。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优化调整,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位列全省第二。不负青山不负人,铜仁正昂首阔步,勇争潮头,用满腔的热忱,努力建设美丽和谐幸福新家园;以稳健的步伐,跨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新征程,让黔东大地迸发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彩。来源:微铜仁
主编:陈刚副主编:张泽琴审校:田勇编辑:曾君子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宣传公益视频
(WiFi安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