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痤疮医院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06248.html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贾过之)“春节前我们小区还一直在表演花灯节目呢,可热闹了,即使不在老家也不冷清。”在被问到搬迁到新家会不会陌生时,铜仁市大龙开发区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德龙新区的搬迁群众罗来成毫不犹豫地说道。
4月11日,来到德龙新区,只见整个小区广场上搞各种活动的都有,敲锣打鼓吹唢呐、跳民族舞蹈……,这里的搬迁群众似乎已经适应了小区的生活环境,虽然搬家了,但老家的“文化”并没丢。
以花灯为例,土家花灯在德江县是流传比较广的民间民俗文化,随着德龙新区德江籍乡亲越来越多,土家人在新家园开启新生活,土家花灯也进入到了小区,在社区的鼓励下,群众自发组建了花灯协会,罗来成就是这个协会的监事长。
“从老家搬过来的乡亲肯定会喜欢家乡花灯,在新家看到花灯,归属感也会更强。”罗来成说,协会目前有14名会员,他们要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花灯队伍,让乡亲们更深地认识土家花灯,希望花灯协会能成为一个窗口,让乡亲们加深彼此的了解,大家迅速融合,共同发展。
近年来,德龙新区积极加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利用节庆开展贴近生活的各种文体活动,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目前,该小区建有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民夜校、老年活动中心、青年之家、工会之家、妇女之家、乡愁馆、图书室、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间、文体健身场所等多个场所,积极为搬迁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