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60206/4769941.html
夹石渡口
说起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金盆村夹石渡口就会让人想起那些美好的故事。
在沙坨电站蓄水前,夹石渡口水面波涛汹涌、两岸悬崖峭壁,常年碧绿入镜。那时桶井还没有兴起集市,大地名毛岭及今天的半个桶井乡的男女老少都是徒步夹石赶集,每逢赶夹石场的一天,夹石渡口两岸的人群可以用“蚂蚁爬树”来形容都还不及。夹石街上的赶集人尽管“接踵摩肩”,几乎沿河、德江各占半边天。
夹石渡口原本是毛岭杨姓的祖宗遗产,因为种种原因和方便两岸来往,又由毛岭的曹、陈、何、李四姓共同造船和积造船原料或积买船所资。为了顾及船夫的衣食住行,杨姓祖宗还规定“四姓人”每年必须交一定量的“河粮”,由杨姓家族的“分量人”请“四姓人”中知名人和船夫家人进行一年一度的“吃河筛”,意味着“夹石渡口”的老规矩和对上古人的纪念和感恩。于是“四姓人”中富之家就交10斤大米、穷之家就交10斤玉米,一年随到随开渡,其余过往客商家就由船夫开价论价。
毛岭杨姓有个玉芳“祖”聪明过人、深谋远虑,就当时的思南府辖内很是享有名气。按照毛岭杨姓的规矩,“夹石渡口”的“老笔”(也就是一个文史依据)理当由他保管、且主持河道有关大三小四。
玉芳“祖”膝下的“通”字辈有4个儿子,其中老三能言善辩、真的不亚于他的玉芳“祖”。可4个儿子脚下子孙却参差不齐,长子生3男、次子生2男、四子生1男,唯一三子只生1个女孩。
就因为三子的独一女孩才迎来了“夹石渡口”的又一个传奇故事。
转眼那女孩长大成人,因为当时的风风雨雨不得不嫁出,在三媒六证下风风光光地嫁到沿河司竹园山(此处去来必经“夹石渡口”)张姓,留下一大笔父亲家产给后家的堂哥子兄弟们,好用此为65岁的父亲、70岁的母亲养老送终。
说来还算是仁道呀!一年后,娘家哥子兄弟要分家产,礼仪请来嫁出的姐(妹)来堂前作见证。
真的“人不离好”啊!不管股份多少,本来都是分外的,可偏偏争论不休,在嫁出的女调解下终于分光所有。嫁出的女心里留下好多酸楚呀!忍住眼泪本来是要回婆家,当她走出屋檐、转身看看曾经生养自己的地方最后一眼时,才发现原本自家财产的一架水耙还在“二川”上挂起。于是想把它带走作个纪念,并把心里想法与各堂哥兄弟说了出来。这下倒更加“热闹”了,不但没有得到同情,相反让那堂哥兄弟6人起了内讧、彼此争打头破血流,最后还将她扫地出门。
这下她真的狠心了。当众说了一句:“假使我爹将来有子,你们能原本退还吗?”那些七嘴八舌的话就不用说了,其间那个“绝产”倒深深地扎在她脑海里。
她回家后暗地里“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的想法越来越激烈,于是到处打探后路。
3个月后的一天,她无精打采地一个人来“夹石渡口”回看、回味,万般无奈。忽然听到悬崖峭壁的“歇马台”上有人叫讨,发自良心她缓步下行,啊!原来那里躺着一个女叫花,人还长得漂亮,于是她与那女叫花进行了一番细腻交谈后就接回了家。第二天好不欣喜,一股气跑来娘家与年迈父母道出真言,不用说其父亲的神色言辞了。又当天回去,当场双膝跪在那女叫花面前,深深三拜,发自内心喊了一声“妈”。第二天,她名正言顺地把“妈”送到爹的身边。
转眼10个月过去了,那原本是叫花的“妈”真的当上了妈,生下一男丁,取名为“光秀”。
后来的杨光秀,不但赢回了被分的家产,还为毛岭杨姓的“夹石渡口”付出了不可估量的代价,当然这也与他同父异母的姐脱不了干系。
光秀也是毛岭杨姓的一代祖派,他的出生不但挽回了父亲已被瓜分的家产,同时也让同父异母的姐姐在娘家声名远望。
因为光秀出生时父亲已年迈,再加上对杨姓族中之事又更加来劲,所以家里事务料理不及,就将“泼出去的水”重新顾回,而把嫁出之女请回家里当主角,一切家务和侍奉月中的后娘之事就全都落在她一人肩膀上了。
一天,光秀的同父异母姐姐在家中收拾屋子,偶然的机会却发现了关于夹石渡口的“文约”,她灵机一动便把它揣在衣服的扁袋里。
那时候的女子坐月子要30天不进堂屋,40天不进他人屋,是很讲究的。转眼两年过去了,光秀的姐姐看到他已经能走路、能简易对话了,心里才有些踏实,再加上后妈的年纪也不大,父亲也还能把持一些,又考虑到自己婆家(竹园山张姓)的香烟后代,她只好再次告别双福大人和辞别后妈。临走时还私下把那张“文约”拿来在光秀眼前逗玩呢!从此,“夹石渡口”就开始了改名换姓。
光秀18岁那年,他的父亲也在80有余的高龄下离世,他的姐姐也是儿孙满堂了。
其间18个年头就18个春秋,夹石渡口依旧是毛岭杨姓之祖业而每年组织“吃河筛”,曹、陈、何、李四姓人是船业,过河不交过河钱,从来没有过异言和改习俗呀!杨光秀虽然逐渐成人,但哪里料想到后来的风风雨雨呢?又哪料到父亲的去世竟是毛岭杨姓的一场灾祸呢?
父亲去世的第二年正月,夹石渡口过往的客人、商家特别热闹,有两岸走亲访友的、有两岸婚姻而拜年的,当然也离不开竹园山张姓人的过往。因为那时有个规矩,每年正月随船夫意愿,所以每天的船费收入都不少。
大概是眼红吧,有一天,竹园山张姓突然组织“人马”到夹石渡口的东面“颠倒乾坤”。说凡从德江地面过沿河的通通收费,从沿河地面过德江的全部免费。且还强调毛岭杨姓免费的那么多代,已经是完全对得起了,夹石渡口原是他们竹园山张姓的祖业……这样一来就迎来了毛岭“聪明的曹公”一段佳话。
在曹公的一番良苦用心下,夹石渡口表面上已经断给毛岭杨姓,但竹园山张姓的人依然不甘心。又一次在夹石渡口东岸聚集毛岭杨姓论理、论依据。在双方形成决意(哪方有依据就属哪方所有权)后,毛岭杨姓才恍然大悟去追根“文约”,但对方却漫不经心呀,将“夹石渡口文约”理直气壮摆出来了。那时的人对“文约”很看重,也很规矩,毛岭杨姓眼看没有希望了。这时杨光秀仿佛想起了什么,他走近“文约”就一个晴天霹雳,说那“文约”本身就是毛岭杨姓的,是他的那姐姐曾经从他家里拿去的,还将两岁时姐姐拿出来逗他的情形从头叙述一遍。这时对方其实知道内情,但还得死撑,否则颜面何在呢?其中一个张姓人骂光秀说:“怕你是口咁猪屎粪说话吧!如果你真的能咁起猪屎粪往夹石街上走,那么你走到哪里就算哪里。”
杨光秀真的是一条汉子呀。他对着在场人说:“此事因我而起,就让我来完成吧!”于是杨光秀真的就口咁猪屎粪一直往夹石街上跑,他一口气跑到的地方就真的断给了毛岭杨姓。也许是贬义吧,从此就把夹石街上属毛岭杨姓之地块叫“猪屎巷”。对方别无选择,只好依从自己的承诺,还把“文约”归还给了毛岭杨姓。
毛岭杨姓为了表达他们对“夹石渡口”的器重,一来为了让渡河人方便,二来为纪念当初与竹园山张姓口舌之争的地处,又在河东面岸边修筑一个由石磴砌起的、形如弯月的平台,取名“月亮盘”,也在从夹石街上下河的悬崖半山修筑一个平台,后来人称之为“歇马台”。
要不是水面的高涨而淹没,那里依然有形可检呀!如今真的可惜!
摘自:《德江地名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