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镇发展特色产业兴农富民

德江县高山镇是传统的农业镇,目前有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15.05%。如何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是该镇的决策方向。

今年以来,该镇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业,深度挖掘旅游文化资源,通过以花海、麻海、林海“三海”推动旅游重镇、产业大镇、中心集镇“三镇”建设,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与旅游扶贫有机结合,助力群众脱贫。

走进鸟溪村德江茂盛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天麻加工车间,眼前一片繁忙景象。

“以前销售渠道单一,天麻卖不出好价钱,现在种植的天麻可以卖给合作社,自己还能在合作社里打工,收入比以前多了很多。”村民黄娟笑呵呵地说。

今年黄娟家种植了天麻平方米,从目前开挖的情况来看,出产效果良好,卖了一半给合作社就赚了2万多元。

“我们合作社统一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目前覆盖堰塘、鸟溪、中和、鹿溪四个村,现有社员名,建档贫困户社员名,社员主要以土地入股以现金形式折算股份,最低分红每人能达到元。”该社副理事田茂举说,每个村集体都能有2.6万元左右的收入。

据该镇相关同志介绍,该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指导合作社发展天麻产业,鼓励贫困户“林权入股参与合作社分红”“自种社收”,壮大天麻产业与脱贫增收两促进,下步将发展标准化天麻26万平方米,带动全乡天麻产业发展。

以“花海”产业为基础,打造旅游重镇

洋山河是高山镇特有的“名片”。该镇充分利用洋山河独特的旅游资源,因村制宜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贫困户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方家、梨子水等7个村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油菜产业,建设3个油菜生产示范基地,涵盖农户户人,其中精准扶贫户户1人。

“以前都是种植玉米,一年一季,没有什么收入,现在种油菜,除了榨菜油卖之外,每年油菜开花的时候还能吸引游客来消费增加收入。”谭家村贫困户谭武利说。

激活自身“造血”功能,从而实现收入可持续增长,除种植油菜外,该镇大力规划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建设万亩薰衣草花海,栽种万株郁金香、罗勒、椒样薄荷等多种芳香植物,形成以洋山河大景区为主的花海旅游新格局。

“园区计划明年3月份建成开园,预计日接待游客人次,年接待游客36万人次,将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创业余人,每年为地方增加经济收入余万元。”薰衣草基地负责人杨贵春说。

以“林海”建设为辅,打造中心集镇

高山镇位于德江县长丰乡、泉口镇和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镇、土地坳镇的交界处。该镇借助国道提级改造且过境集镇之机,多方努力,将原本横穿集镇中心的国道改道集镇南侧,使得集镇南边3.2平方公里的土地得到利用,形成了以老集镇街、新集镇街和南大街3条街道构筑的新集镇格局。

规划建设的28.8公里洋山河景区峡谷休闲观光大道,贯穿阡丰、旋溪等7个行政村31个村民组。4.5米宽的大路,辅以道路两旁的绿化树和山坡上成片的经果林,不仅为沿途余名群众出行提供方便,更为前来洋山河景区旅游的游客提供了好去处,打通了高山至务川的出境路。

下一步该镇将在谭家、梁子村栽种亩红枫、紫荆等观赏树种,利用森林覆盖率高和独特的地理条件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该镇按照“吃土家美食、住土家民居、游土家村寨、购土家特产、品土家文化”的思路,以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经济收入为目标,逐步发展一批经济型宾馆和农家乐。将洋山河峡谷、天坑、地缝、天桥、仙女峰、溶洞、五彩河等余处自然景点捆绑开发,全力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中心集镇。

作者:罗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xw/9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