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山走出的青年

图片源于《航拍中国·贵州》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本文字数:,阅读时长大约9分钟

01

童年

杨宇辰来自大山,是农民的孩子。他出生在贵州铜仁地区德江县楠杆乡的一个小村子,十多年前,村里没有通电,家里用的还是煤油灯。村里没有马路,连烂泥马路都没有,车更是稀罕的物件。

那时候,杨宇辰常学着大人的模样锄地。渐渐地,村里修好了第一条马路,卡车开了进来。卡车即将停下的瞬间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杨宇辰和小伙伴们笑闹着跳上车,争抢货箱靠车头的位置,他说那是体验感最棒的位置。

村里的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初中辍学打工、草草结婚生子可能就是那些孩子早已写好的命运。

所幸杨宇辰的父母深刻明白读书对于孩子们的价值,“好在我爸妈特别重视对我们的教育,愿意在我们的教育上投入大量资金。他们常说,只要我们能读书,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送我们去读书。”杨宇辰这样说。

到了一定的年纪,杨宇辰就进入了村里的小学念书。因为资源有限,村小常将一个教室供给两个不同的年级。黑板上的一条线就分隔了一年级班和四年级班。

一年级的杨宇辰常看到四年级的学长学姐们考试,他好奇的同时又很羡慕,因为那时他们一年级生没有什么机会考试。

期末的时候,村小安排了一次考试。去拿成绩单前,杨奶奶笑着说:“你估计只能得个零分”,杨宇辰则要强地反驳:“怎么可能会是零分”。那次考试,杨宇辰的语文和数学总共考了23分。

02

浮沉

后来去了县城一个私立学校读书,杨宇辰的成绩还是不容乐观。

转校到公立学校后,他复读了一次二年级。因为知识都已学过,考试时便还算得心应手。他在一次考试中得到了满分,老师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他,自此他信心倍增,成绩也开始有了起色并逐步提高。

当杨宇辰怀着野心与抱负进入初中,信心满满地以为能延续小学的好成绩时,现实却一次又一次敲打着他。

他努力地学习,自信地以为不久之后就能成为第一。但结果是失败的,失望一层层堆积,渐渐将他的自信挤走。考不到满意的成绩、得不到老师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zz/13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