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榜样杨兵群众视他如亲人

群众视他如亲人

——记松桃自治县迓驾镇马安村第一书记杨兵

在松桃自治县迓驾镇马安村,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一天到晚,他不是在宣传扶贫政策,就是在村组调解矛盾纠纷;不是在产业园扛起锄头与村民们一起除草,就是在查看乡村旅游配套设施项目施工进度。他,就是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主任科员、迓驾镇马安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兵。

从城市到农村,从贵阳到马安,年的3月,对农村几乎一无所知的他从多公里的省城来到马安村,开启了以村为家,扎根基层,真情服务,攻坚脱贫的新征程。

迎难而上,奔赴脱贫攻坚战场

“脱贫攻坚是一场和平时期的宏大战役,是一场举世瞩目的中国行动。作为一名曾在军营里磨炼了14年的部队老兵,参加这场战役是我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年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选派干部进驻铜仁市各区县贫困村指导脱贫攻坚工作,抱着这个想法,杨兵主动报了名。

当时,杨兵妻子正怀着二胎,“老大”正在上小学,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单位领导在征求驻村意愿时,面对繁重的家庭负担,他有过挣扎和犹豫,最终依然选择了迎难而上,投身脱贫攻坚战场。

“这两年不能陪在你身边,我很惭愧。但扶贫工作是当务之急,是利国利民的工程,这个阶段需要我们去完成这个任务,希望你能理解。”这是杨兵驻村后给儿子写的信,铁汉柔情令人动容。舍“小家”顾“大家”,他对爱人和孩子的亏欠太多。“希望你们能理解我。”这是他给家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从省直单位到农村工作,杨兵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尽快熟悉村情民意,他起早贪黑走遍村里每家每户,足迹遍布村子的各个角落,详细了解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民情日记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贫困户的各种信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把村子资源禀赋、短板弱项、班子建设、生产生活状况、民俗民风、民情民意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为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准脱贫工作没有节假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连续几周不休是常态,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态,通宵达旦也时有发生。”马安村党支部书记覃小学。

尤其是到了年,松桃吹响了脱贫摘帽整县出列的号角。杨兵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同时还担任马安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当前,住房补短板、室内外硬化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马安村每天都有大车运载着水泥、沙子进进出出,到处都能看到人们热火朝天硬化院坝、修缮房屋的身影。为保障工程进度,他带领着驻村干部、党员群众任劳任怨,不讲条件,舍小家顾大家,紧盯环境卫生整治、连户路硬化、住房补短板等各项工作,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认可。

以村为家,用心用情办实事

在杨兵心中,始终把马安当家,把村民当亲人。他告诉笔者,刚来时,看着衣衫褴褛的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村民们望向他的游移又带着期盼的眼神,村里老人背着大大的背篼,身体弯曲到仿佛要栽进地里的背影,他就在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由于村域范围建有电解锰厂,村民担心湖内水质污染。杨兵第一时间将水样送往省食检所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湖水锰含量低于0.1mg/L,且砷、铅、汞的含量均不超标,消除了村民疑虑。

马安村美丽乡村建设初具规模,但湖边亮化工程尚未完善,每到傍晚,天赐湖畔及荷花园一片漆黑,成为了马安村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块短板。为此,杨兵积极协调扶贫资金,购置了盏观景灯。

此外,杨兵还高度重视教育医疗扶贫,长期以来关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zz/13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