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德江全国首本考古扶贫田野调查报告出

日前,全国首本考古扶贫田野调查报告《别有天地——德江县旋厂遗址和覃氏墓地》发布,该书的出版在丰富文化供给的同时,将助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发挥乡村振兴的“贵州考古力量”。年8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对德江县旋厂遗址、覃氏墓地的调查、勘探工作。谈及此次考古调查,该所所长周必素说:“其初衷是想通过考古工作,深度还原历史真实背景,挖掘文物价值,探索考古扶贫新模式,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助推乡村振兴。”“考古扶贫”是贵州考古在脱贫攻坚时期的创新性探索,先后带动余人次参与田野考古勘探工作,除解决部分村民就业增收问题外,历经10个月撰写完成的考古报告,不仅帮助当地“摸清文化家底”,提升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还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展现“贵州考古力量”。作为全国首本考古扶贫田野调查报告,贵州考古扶贫系列成果《别有天地——德江县旋厂遗址和覃氏墓地》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介绍旋厂遗址和覃氏墓地的调查收获。这也是目前为止,贵州发现的功能最丰富、遗址规模最大的明清时期乡村聚落遗址。周必素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旋厂文化符号,在文化旅游和乡村发展下,规避了“万村同貌”的现象,将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该书不仅为文物考古工作者、历史研究者及历史、古建、考古专业学生提供详实资料,也为在文旅融合中,讲好乡村故事、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打下基础,我们愿意主动分享考古成果,供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周必素表示,接下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将携考古成果走进当地学校,开启“开学考古第一讲”,成为今年继贵州“云上考古”公开课后,推进考古成果转化为社会知识,与全民共享,打造无边界考古课堂的又一做法。(佟文玲图片来源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精彩回顾

铜仁牌“鸳鸯锅”,你确定不来品尝一下?欢迎打卡!山水铜仁美美与共……组图

稻浪涌动,稻香千里!此时,铜仁大地欢声激荡……野生菌扎堆上市,尝鲜要谨慎编辑:杨庆华审核:张勇龚艳校对:余佑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zz/148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