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贵州乡村过年德江土家族过年美味

德江土家族花灯舞

  “酥食甜,麻饼脆,米花香。绿豆粉,米酒汤,锅巴汤,土家过年真是香。二胡响,花灯舞,土家山歌传山谷。铛铛响,龙灯舞,三杯土酒一下肚,土家过年真舒服……”2月17日,在德江县长丰乡廖家庄组,年满50岁的熊朝贵念着这首打油诗介绍德江县土家族过年的习俗。

  熊朝贵说,德江土家族过年,家家户户备的年货美食米花、麻饼、酥食样样不能少,亲戚朋友来便用盘子端出来盛情招待。

  德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土家族人集居的地方,在德江土家人的“年货清单”中,少不了米花、酥食、麻饼等特色美食,更少不了跳花灯和舞龙灯等民俗活动。

德江土家族酥食

德江土家族酥食

  德江土家族酥食是土家族人用传统工艺制作,选用当地优质大米,加本地纯蜂糖精制而成的一种传统食品。制作必须用特制的酥食印模,印模一般长四十厘米,两面雕刻模型。模型图案有花、草、鱼、鸟、猴子、蝴蝶、罗汉等,不但图案的种类繁多,而且还有“福”“禄”“寿”“喜”等祝愿的字样。

  酥食有别于其他食品,不但酥食成品的形状,有花、鸟、鱼、虫等,各种图案栩栩如生,而且味道香甜可口,是一种客商非常喜爱的特色小食品。只从酥食栩栩如生的各种图案来看,就会让人爱不释手。

  德江土家酥食含有核桃仁、花生米、土蜂糖等多种佐料,不但皮薄个大,而且分量充足。长久以来,酥食不但用于婚庆节日、招待宾客和馈赠亲友,而且也是当地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作。

 

德江土家族麻饼

德江土家族麻饼

  德江香脆酥甜的土家族麻饼,具有皮薄心多、馨香味素等特点,在配料中有花生、芝麻、核桃等多种佐料。麻饼具有可口、纯甜、酥香的独特风味,是当地自制的一种传统食品。

  每当快要过年时,德江家家户户就开始在家中摆设长案、架起柴锅、煎熬麻糖、热炒米子、炒晒芝麻、剥开花生、敲开核桃、准备麻饼制作,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了。

  德江土家族麻饼不但可作为过年时节的加饭餐,而且还是姑娘出嫁或儿子娶亲时的常用食品。在土家族婚嫁中,麻饼则被视为喜饼,寄寓着新人吉祥之意。

 

德江土家族米花

德江土家族米花

  德江土家族米花由大米作原料制成,白色底层若碎玉铺就,红色面层如玛瑙嵌成,远远看上去,仿佛是艳丽的花朵,故被人们称为“米花”。

  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早在中国西汉时期,德江民间就有逢年过节,制作米花的风俗。因为米花如同满月形状,又因“花”与“发”谐音,意为万事圆满、兴旺发达,所以年年除夕,家家户户都制作米花,喜迎新春来临。德江米花意味着团圆、吉祥、幸福,因此逢年过节、洞房花烛、孩子满月等喜事,都要制作米花来供人食用。

  德江人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其他喜庆日子,得要粘“天”和“地”两朵米花。人们在过年时,大年三十夜过年前,就将这两朵米花供在香火上,表示对自家祖宗的敬意之情。只有到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才能把这两朵米花拿下来吃,寄寓着一家人团圆美满之意。

  若是德江土家族人在结婚之时,则要特别制作两套米花,上面用红色镶嵌着“天作之合”四个字。当新郎官家迎亲之时,就要供一套“天作之合”于自家香火上,表示迎请祖宗等满堂神圣到家中,保佑全家幸福平安。另一套“天作之合”,由新郎官家拿到新娘子家,在摆礼品的时候,一并摆出来供在香火上,表示迎请新娘子的祖宗,保佑新娘子早生贵子。

图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熊江睿

编辑

张婷

编审

林茂申彭奇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
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zz/2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