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启权,是德江供电局复兴供电所营业一班班长。年12月至今任铜仁市德江县复兴镇中山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队长。陈啟权(右)帮助村民收稻子中山村是铜仁德江供电局长年帮扶的村,该村山高坡陡,最大的瓶颈就是村组道路。为打破交通瓶颈,年,我就和局驻村帮扶干部多次与县扶贫办、县交通部门对接,争取到万元修通并硬化连户路2.公里、产业路5.2公里;争取50万元安装盏路灯。曾多次慰问村里的49户贫困户,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及大米、棉被等生活物资。 担任第一书记后,我遍访农家,帮助贫困户解除眼前困难。村民谭正患严重支气管炎,还要照顾孙子孙女读书、生活,家庭拮据。为了帮谭家走出困境,我多次私人接济他们,并寻医问药帮他医治,病情也极大好转。中山村召开院坝会贫困户王敏家居住在危房里,又不愿搬大山。经我多次交心、算账,一家终于同意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出大山住进新居。 乡亲最盼望改善基础设施。驻村这几年,工作队为中山村争取到近余万元帮扶资金,完善了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铺平小康大道。安装肉牛产业用电变压器群众要致富,发展产业增收是关键。前些年,村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农家多栽种板栗等经果林,但缺少经管,既不施肥,也不疏果。村民谭嗣齐说:“只见树长不见果实,辛苦一年不够本钱,有的直接砍掉果树当烧火柴。” 我请来县里的果蔬专家,分期分批进村培训村民,让村民和专家交朋友随时咨询经果林管理技术。如今,村民基本掌握果园管理技巧,板栗树已全部挂果,成了农家增收致富的“摇钱树”。10月13日,谭嗣齐特意与我分享今年丰收的喜悦:“今年我家板栗卖了两万块钱嘞!” 接下来,我将继续发挥行业优势做好中山村电力保障,助中山村规模养业用上安全电、可靠电、舒心电,确保中山村小康路上不“断电”。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田勇整理通讯员李朝辉编辑何涛编审王璐瑶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