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江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抢抓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德江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达1.61%的优势,狠抓林下仿野生天麻栽培技术研究和实用技术推广,并作为全县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培育中药材(天麻)加工企业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2家,中药材(天麻)专业合作社44家,全自动天麻加工生产线4条,带动农户2万余户,实现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立足资源瞄准“天麻”优势德江位于贵州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武陵山、大娄山汇接处,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优势适合天麻生长。德江先后获得“仿野生栽培与加工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建设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级有机产品等认定。德江天麻具有个大、肥厚、质坚实,天麻素含量高、重金属含量极微、无农药残留、无污染、食用安全等独特的品质和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经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检测,德江天麻的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高达1.61%,比《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0.25%高出1.36%。德江天麻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时期,就以“明麻”驰名省内外。为夯实产业振兴根基,德江科学编制了《德江天麻全产业链建设“十四五”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全县中药材产业进行合理布局,研发“麻菌轮作”“麻药轮作”等林下仿野生生态循环种植模式,促进天麻产业高质高效发展。高位推动 做强“天麻”产业“我们按照‘栽一窝麻,植十棵树’的发展理念,采取‘麻菌轮作’‘麻药轮作’等林下仿野生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加强技术攻关,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天麻绿色、生态、有机的高品质。既保护好生态,又壮大绿色产业。”德江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曾华介绍,通过提升种植标准,该县获天麻有机产品认证面积为余亩,11个乡镇成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德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把天麻产业纳入“三带两区”布局规划,明确县域高山、沙溪、堰塘等14个乡镇创建天麻种子繁育基地。实行县级领导挂帮种麻乡镇、联系天麻企业,相关部门组建中药材(天麻)产业发展工作专班,负责指导种麻乡镇、企业发展天麻产业。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农户种植天麻主要申报财政衔接资金、产业发展项目等扶持,针对天麻产业发展较好、带动性强、信誉度高的企业以及合作社,申报林业改革发展资金进行扶持。年度,共投入中央财政衔接资金.14万元,惠及天麻种植企业1个、农户户人。以“请进来”为主,邀请中国菌物学会资深专家和第三方培训机构,通过“理论+实操”相结合,围绕天麻种植技术、基地管护、生产加工等开展培训。同时,通过建立天麻协会,集聚大量懂技术、会生产的天麻专业能人,充实到技术服务团队中,为天麻种植主体提供技术保障。年以来,组织开展中药材(天麻)产业专题培训班3期、参训人次,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种植能手人。科学经营做响“天麻”品牌德江主要培育以县域高山镇、沙溪乡为主的有机天麻种植示范园区,由贵州天德农产品开发公司等3家企业负责天麻良种繁育,重点研发天麻有性繁殖和仿野生栽培技术。根据海拔、气候、地貌、土壤等特性,低海拔主要育种“0代种”,高海拔育种“无性繁殖”,切实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采用固定菌材种植技术,在传统种植方式的基础上可增加30%的产量,每平方米天麻收成可达到10公斤。”德江高山镇天麻种植户何信的种植技术不断成熟和创新,通过一系列栽培试验,积累了一些仿野生天麻种植的经验。年以来,全县建成“两菌一种”培育基地2个,发展天麻育种企业6家,年培育天麻“0代种”20吨以上,优质蜜环菌、萌发菌万瓶以上。在第三届贵州天麻开幕式上,对第一批“贵天麻”企业进行品牌授权,在公布的11家企业中,德江县就有三家公司获得“贵天麻”品牌授权。德江以“贵天麻”和“梵净山珍·健康养生”公共品牌为主导,对种植面积、产品品质、生产加工技术等进行研究,由贵州洋山河天麻酒业公司为代表的精深加工企业,积极申报天麻系列产品的国药准字、国食健字批准文号和推进食药同源物质试点,着力提升天麻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擦亮德江天麻品牌。“之前,我们公司主要以天麻等为原材料的多味中药饮片的炮制加工,现在我们进行着天麻食品以及天麻酒等天麻保健品的研发加工……”贵州洋山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蔡大棣介绍。截至目前,开发有天麻块茎、天麻酒、天麻饮料、天麻咀嚼片等天麻系列产品10余个;注册“德江天麻”“贵宝传奇”等系列商标12个,其中,中国著名商标1个,已通过GMP认证的贵州著名商标3个。建立机制释放“天麻”效益按照“栽一窝麻植十棵树”的发展理念,培育充足菌材林,在种植区域建立天麻种质资源保护区,每亩栽壳斗科树苗~株,符合政策的按照退耕还林标准补助,不符合的申报营造林、森林培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等林业项目落实补偿政策,实现天麻产业发展和生态修复“双赢”。“今年的天麻价格比较好,加上德江天麻的好品质,不愁销路,我们种植户更加有信心。”种植户杨涛表示,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娴熟的种植技术,天麻的品质优良、药用价值高的新鲜天麻也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合作联社抓引领带动、村级合作社抓生产落实的强链机制,大力培育以专业合作社、天麻大户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实行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天麻产业。推行“公司+村级集体经济(村级合作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示范户)”模式,由公司提供“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回收、统一加工”全链条服务,动员农户盘活自有菌材林、撂荒地等闲置资源,不断提升天麻种植覆盖面。同时,德江创新农旅融合模式,充分利用县域旅游景区资源,实现天麻产业园区与景区深度融合,全面盘活闲置资源。在德江县高山镇,当地充分利用五彩洋山河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土地和菌材林资源优势,在景区范围集中打造天麻产业示范园、天麻种植体验园和天麻产品展销园,既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就业,又为游客提供天麻美食品鉴和天麻产品采购平台。年以来,五彩洋山河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内种植天麻1.2万平方米,带动当地劳动力余人次,支出劳务薪资6万余元,借助景区平台展销天麻产品3万余斤。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云开编辑刘绍波二审刘悦三审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