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记者从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获悉,德江县以调减低效农作物为抓手,围绕“地不荒、圈不空、人不闲”目标,谋划“2+N”产业,深入推进全县农村产业革命。目前累计发展茶叶18万亩、花椒15.13万亩、精品水果11.3万亩(脐橙3万亩),常年种植蔬菜30万亩、天麻万平米、食用菌万棒、中药材2.5万亩。德江县确保每个乡镇均有1个主导产业和1个特色种类,每个村有1个优势品种。将肉牛作为“一县一业”项目进行重点发展,将花椒、茶叶、果蔬作为优势产业,中药材、食用菌作为特色产业来抓;将工作重心从重栽转向重管上来,集中“管”出“两区一园三带”示范产业基地;创建坝区蔬菜示范基地,由公司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生产、统一采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合作社负责组织发动,农户负责生产,带领合作社和农户应用避雨栽培技术打造了亩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推出了一批“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紧抓“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原则,德江县吸引吴中区东山茶叶公司与该县永志茶叶公司采取技术合作、整合产销两端资源等方式创办龙头企业,推动国有平台公司转型发展农业产业,同时大力扶持合作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今年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共计余人。为抓好利益联结,确保群众增收,德江县以“三变”改革为统揽,进一步明确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帮助贫困户稳定获得订单生产、劳动务工、反租倒包、政策红利、资产扶贫、入股分红等收益。凡是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的企业,扶持资金盈利部分贫困户分红占比达70%以上;申报使用产业扶贫子基金的统一按“”利益分配模式,每申报50万元必须带动1户以上贫困户增收脱贫。今年,德江县投入资金万元用于产业发展。依托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等院校科研团队和“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将省“三农”专家服务团24人和县38名涉农技术专家分片包乡镇安排在企业、合作社或大户开展技术指导,进行一对一技术服务责任制。下一步,德江县将进一步精准聚焦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探索创新组织方式,规范合作社运行管理,强化技术服务、优化产销对接、强化利益联结,广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产业工人,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周婷编辑朱梦怡编审徐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