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依托市县两级组织系统挂牌督战力量,聚集深度贫困地区,通过聚焦问题整改防止问题反弹、聚焦攻坚作风防止作风松懈、聚焦成效巩固防止帮扶不实的“三聚焦三防止”,确保组织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大调研落实地见实效。
聚焦问题整改防止问题反弹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集中销号、即督即改、立督立改、边督边改,并建立“回头看”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建清单划责任,扭紧“总开关”。采取“1+3”模式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大调研,即出台《关于依托全市组织系统挂牌督战力量集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大调研的工作方案》“一个方案”,制定“全市基层组织大调研走访调研情况表”、“全市基层组织大调研问卷调查情况表”和调研问卷表“三张表”,明确“七大”调研内容、“五个”调研方式、“三支”调研队伍,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共访谈人,发放调查问卷份,共收集到意见建议个。
整彻底改到位,抓住“牛鼻子”。按照全面改、深入改、彻底改“三改”模式,重点对前5轮组织系统挂牌督战在“压实攻坚责任、配强攻坚队伍、建强攻坚堡垒、提升攻坚能力、优化攻坚打法、激励担当作为”等6个方面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抓住关节点、要害处,牵住牛鼻子,在精准上下功夫,务求彻底改、改彻底。截至目前,全市组织系统开展五轮挂牌督战,省级督查反馈的67个问题和市级发现的个问题均已整改完毕。
抓重点回头看,管好“责任田”。通过回炉、销号、评估“三部曲”定期开展“回头看”,市县挂牌督战工作专班定期对前一轮督战发现问题开展“回头看”,对整改不彻底的,纳入下一轮问题清单,进行“回炉”再造。督战队定期查看问题台账,实时“销号”管理,了解整改进度。巡回督战队对督战情况、工作进度、督战质量、督战效果实行随机抽查、普查,开展问题整改情况“评估”。目前,81支市县级督战队已完成大调研任务,2支市级巡回督查组和各区(县)巡回督查队已开展了巡回督导,“回头看”工作覆盖率达%。
聚焦攻坚作风防止作风松懈
市县两级督战队和巡回督战队通过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严格执纪问责“组合拳”,推动挂牌督战工作抓细抓实。
转变工作作风,既“督”又“战”。细化“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分级挂牌、责任到人”督战措施,81支市县组织系统脱贫攻坚挂牌督战队按照分级分类原则,聚集主责主业,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压实攻坚责任、配强攻坚队伍、建强攻坚堡垒、提升攻坚能力、优化攻坚打法、激励担当作为等七个方面,通过座谈访谈、测评暗访等实地督导,深入查找各级干部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对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沿河县22个乡镇和思南县、德江县剩余贫困人口在人以上的3个乡镇,有剩余贫困人口的个村,以及全市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挂牌督战,实现全覆盖。
狠抓工作落实,既“精”又“细”。实行“周调度,月督战”和“一日五事”工作制度,持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将沿河县22个年底未脱贫出列村和新排查出的2个村党组织纳入整顿。目前,22个未出列村还在整顿中。创新“1+1”结对帮扶机制,从全市9个区县选择30个组织力强、产业发展好、且受到省市表彰的先进村,结对帮扶沿河县22个乡镇的30个贫困村,合力攻克全市最后的深度贫困堡垒。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拟研究制定推进“村社合一”实施意见,强化“村社合一”指导,全市个行政村(含农村社区)实现“村社合一”个,覆盖率达95.90%。
严格执纪问责,既“罚”又“容”。采取“线上动态监管+线下交叉督查”方式,对不担当不作为,不敢为不愿为,不能为不善为,假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建立负面清单,根据具体情节追责问责、调整免职,建立“蓝、黄、红”挂牌机制,对连续2次悬挂红牌或3次悬挂黄牌的督战对象进行问责处理,截止6月份,名干部因履职不力被追责问责。把脱贫攻坚与组织工作评价深度融合,在每年的组织工作评价中设置一定比例的脱贫攻坚工作分值,评价结果直接与评先评优和年终绩效挂钩。同时,出台《铜仁市干事创业容错纠错暂行办法》,从问题性质、工作依据、主观动机等8个方面细化29种容错情形,对符合容错条件和情形的,依法依规从轻减轻处理或免除相关责任,督促其纠错改正,同步做好被问责干部重新任用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0余名被组织处理的干部后因适用容错情形且表现优秀被重新提拔重用。
聚焦成效巩固防止帮扶不实
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全面压实责任、全面优化队伍、全面督促履职“三个全面”,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再巩固、再加强。
全面压实责任,念好“紧箍咒”。严格按照“下抓两级”“下考两级”和“一任务两要点三清单”要求,持续推行“县级领导包乡联村、科级干部包村包户、一般干部包组包人”,实行县级干部驻乡指挥,科级干部驻村主抓,一般干部长期结对帮扶,做到各项脱贫攻坚任务始终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对“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明确,多形式、全方位推进挂牌督战工作,要求有剩余贫困人口区(县)和涉及“四保两促一兜底一巩固五体系”行业主管部门签订责任状。目前,有剩余贫困人口区(县)和18家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均签订了“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责任状。
全面优化队伍,用好“排头兵”。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县乡党政正职稳定和帮扶力量不减弱的同时,对市县行业主管部门班子,区县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有剩余贫困人口村的攻坚队及村党组织进行分析研判,对不胜任脱贫攻坚任务或者达不到尽锐出战的,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年以来,市县两级18家行业主管部门个领导班子中,调整充实31个主管部门班子36人,个乡镇个党政领导班子中,调整充实了23个班子共25人,调整优化村“第一书记”人、驻村干部人,从62个市直部门选派名干部参与挂牌督战,从出列区县提拔交流13名干部到沿河县13个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乡镇担任党委第一书记。
全面督促履职,激发“真本领”。对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党组织书记落实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责任的情况进行了摸底分析,通过发放培训内容要点、应知应会“一口清”资料和进行电话抽查等方式,督促各级党政“一把手”认真履职,不断压紧压实“一把手”工作责任,确保县级党委履行主体责任、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乡镇党委履行具体责任、村攻坚队履行直接责任。同时,将市县选派的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脱产结对帮扶干部党组织关系、工资关系、管理关系、考核关系划转到帮扶村或帮扶村所在乡镇(街道),有效将考核、管理等关系的“指挥棒”交给乡镇,从根本上解决了驻村帮扶干部乡镇不好管、管不好的问题。充分发挥全市9.9万名土专家作用,发挥这些乡土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搞好传帮带,并分村、分类建立台账,加强服务管理。
来源:铜仁组工
编辑:刘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