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博士盖百霖哪个药物有卖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8637.html3月12日,德江县复兴镇喻家桥社区白茶基地,春风微拂,茶香扑鼻。茶园里除草工人正专注地铲去茶树周边的野草。“受疫情的影响,前期除草的工作还没完全干完,现在必须加班加点地把时间抢回来,不然错过了春茶管护,采茶就要推迟一年。”茶叶基地管护负责人向国乾说。近年来,复兴镇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复兴镇喻家桥社区建成全镇最大的白茶基地,发展种植白茶亩。“我们和社区的劳务合作社有规定,建档立卡户优先安排务工。现在平均每天有60名工人,他们大多是留在家中的妇女和老人,只要肯劳动,有的是活干。”兴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赵进说,喻家桥社区严格按照省、市、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部署,按照县“2+N”产业发展要求,积极推动亩坝区建设,调减玉米等低效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助农增收。“我们人老了,在家呆着也没有事做,一天到茶叶基地打工还有80块钱,身体也锻炼了。”76岁的茶农张忠祥笑着说。49岁的简希碧是茶园里的劳动能手。简希碧家有4口人,丈夫残疾不能劳动,小儿子在读高中,全靠她和大儿子务工养活,是复兴镇徐家林组建档立卡户的贫困户。喻家桥社区发展种植白茶期间,简希碧积极响应号召,将自己家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白茶,自己则进入茶园务工。“以前这一片都是种玉米,家里只有我一人种地,一年忙到头,卖不了几个钱。现在土地流转出来种茶叶,一年租金有多元。我自己还能在茶叶基地打工,一天能挣80元,比种地强多了。”简希碧说:“基地里的茶叶长势良好,只要精心管理,过两年就可以采茶了,大家对发展白茶充满信心。”复兴镇贾村村艺琼茶叶基地茶尖吐绿,茶香四溢。茶园里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30余名茶农趁着好春光,采摘今年的第一批明前茶。在一捏一提一弹指间,茶农腰间竹篓里的茶青越来越多。近年来,贾村村的百姓种下茶树,渴望用茶树守住生态之绿、走出发展之困。随着茶树的根在土地里越扎越深,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旺,茶园已成为贾村村老百姓的“绿色银行”。“1斤生茶(茶青)30元,动作麻溜点一天可以采到3斤左右。”复兴镇大顶组的胡茂维原本打算去广东务工,由于受疫情影响,工厂迟迟没有开工,闲在家的他听从攻坚队的建议到茶园采茶,每天挣点生活费。艺琼茶叶基地负责人范贤英说:“原本3月初就要采茶的,现在推迟了10来天。多亏镇里攻坚队主动帮我们联系工人采茶,现在每天有30多个人帮着采茶,为春茶上市抢回了时间。”“明前茶,贵如金”,抢抓时间采摘是第一步,制茶才是关键。目前,艺琼茶厂每天安排30余名工人采茶,晚上则开足马力制茶,确保今年第一批明前茶如期上市。近年来,复兴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好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全镇种植亩茶叶,共计24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户人,人均增收元。年,预计新植白茶亩,总产值将达到万元。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鲁毅通讯员罗辉编辑黎娅茹编审姚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