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愿做帮扶路上憨干部丨

我是德江县长堡镇桥溪村攻坚队队员冉仙,年3月成为一名驻村干部,群众口中“脸皮最厚、最憨”的干部就是我。村办公楼里,攻坚队员们正在商讨房屋大排查工作。“丁义高户准备怎么搞?”队长提出这个问题后,现场突然变得鸦雀无声。该户住房得不到保障,攻坚队多次动员其进行危房改造,经申报批准后,却突然反悔。我和同事多次上门宣传政策,做思想工作,也是一再“碰壁”。“队长,我再去做做他的工作……”就这样,我载着同事又一次踏上了去丁义高家的路。“反正我是不修,我也不补。”不管我们怎么说,丁义高还是不同意,索性锁上了门,头也不回地往外去了。为让困难群众丁义高户住上安全房,我又多次踏上施工中的泥巴路。有一次,我骑着踏板车摔倒在泥地里。“冉同志,你慢点啊!”正在实施危房改造的工人看见后,急忙跑过来扶起我。“我没得事,你赶忙帮我看看草烟、面条”。我指了指散落在泥地里的一捆草烟和几把面条连忙说。“你鞋子弄脏了、你手上出血了、车子也烂了……”“这点小伤,不当紧,他老人家平时也难得去赶场,我过来就顺便带了斤把草烟、几把面条”,反应过来的我左手擦了擦右手,又用右手擦了擦左手笑嘻嘻地说。“唉,你才憨哦。”工人感叹。我笑一笑,装好没脏的草烟和面条,继续推着车向前。“丁叔,你平时很少得去赶场,我有车方便点,就顺便帮你带了这些东西,来的路上滑,脏了一些,这些是干净的。”我顺手将带来的面条放到他简陋的厨房里。“冉同志,你用不着买东西,我自己有吃的。”他看了看屋外的踏板车,再看了看我衣服裤子上的泥巴,似乎也想到发生了什么。这次我没有被拒之门外,还搭上了话,但还是以失败告终。这天,天刚蒙蒙亮,空气中还弥漫着新鲜的雾水,我早早醒来,进行了一番心理斗争,最后还是向丁义高的“住房”赶去。“丁叔,你在家没有,我是冉仙,来看看您在办哪样?”隔老远我就朝着丁义高房屋喊着。“哦,冉同志,我准备去挖洋芋噶,你今天来有那样事?”丁义高背上背着不大的背篼,右手拿着锄头正往堂屋大门外走去。还没等他走出门,我赶紧拿出崭新的刀板走到厨房。“丁叔,你这个旧刀板就不要了哦,就用这个新的,干净点”,说着开始收拾起厨房凌乱的生活用具来。“走嘛,丁叔,我去帮你挖洋芋,你一个人难得挖”,说着便拿过丁义高手中的锄头,一头扎进离他房屋不远处的地里。拉回家的路上,陈旧的口袋突然破了,洋芋一个个散落在地上,措手不及的我摔倒在地。不远处的丁义高急忙过来扶起我。“姑娘,哪里痛不?你走两步我看看”。他看了看头,又看了看手,心疼写在脸上。这突如其来的关心,让我有些不习惯。那一整天,他和我摆了很多,主动拉起了家常,摆谈了他的过去,家里的种种变化……从那以后,丁义高渐渐从心里认同了我的工作,进行了危改,住进了安全房。冉仙,德江县长堡镇桥溪村驻村干部。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田勇整理编辑谢静静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xs/17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