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我与贫困户成了亲戚德

我叫郭漪雯,是德江县合兴镇党建办的一名干部。自年11月参加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已经辗转帮扶了9户贫困户。几年的帮扶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在我身上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轰轰烈烈的故事。但硬要说的话,就是我把贫困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家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用心用情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谋求发展。走访贫困户年初,因工作需要,我被调整到丰林村开展帮扶工作。在这个村我帮扶的一户是个三口之家,户主名叫石崇进。他们家原本是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家庭条件在村里也还属于中等。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福祸旦夕。年,石崇医院检查,不幸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为了给张克平购买抗癌药品,石崇进和儿子只能靠常年外出务工。由于张克平的抗癌药品需要长期服用,石崇进两父子的务工费几乎全用于维持她一人的医疗费用支出去了。沉重的经济压力,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起来。陪张克平谈心丰林村驻村攻坚队看见他们家的生活水平每况愈下,在年以他们家符合“因病致贫”条件把他家纳入了精准扶贫户。   记得第一次走访石崇进家是在年春节还没过完那段时间,当天石崇进和他儿子正在整理行装,准备外出打工,我便借机坐下来与他们一家促膝交谈。与张克平聊天谈话间,石崇进夫妇脸上不时的泛着心酸的泪珠,感慨命运弄人。石崇进讲到,妻子不幸患上乳腺癌,儿子不得不放弃大学学业外出务工;加之妻子年前腿摔断又卧床三个多月,现在不得不提前外出打工挣钱。但看着妻子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样子,实在是放心不下。他们爷俩出去了妻子怎么办?柴米油盐又怎么办?说着,两行眼泪不禁从石崇进脸颊流了下来。   与石崇进交谈之后,我心里一阵茫然,不由的感慨命运弄人。为了能让石崇进父子安心外出务工,我语重心长的安抚道:“你们安心外出务工,家里的事情有村攻坚队和村支两委的帮助,我每周都会来看望张克平,帮她购买生活用品和药品。”   就这样,我一有时间就进村入户陪张克平闲谈拉家常,帮她打扫卫生,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除此之外,我也时常帮她代买米油盐等生活必需物品,偶尔也在县城里帮她代买些衣物,有什么好吃的我也经常给她带去,电视机坏了,我也给她找人去修。空余时间,我也经常打电话给石崇进父子给他们报平安,让他们安心在外务工。张克平亲手给郭漪雯织的毛线拖鞋年12月,在石崇进一家自身的努力下和我的真情帮扶下,张克平的腿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了,她的乳腺癌也得到了有效治疗和控制,石崇进户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元,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同时,我也成为了他们家最值得信赖的亲人,现在只要他们家有什么喜事必会叫上我去参加。   在我的帮扶户中把我视作亲人的不止石崇进一家,我帮扶的搬迁户石崇喜户也同样把我当作了他家的亲人。   石崇喜户,家中有6口人。年初,小儿子石洪江一家4口跟随父亲石崇喜两老已经搬迁去了大龙经济开发区平米的新房子里,同样作为儿子的石国发一家却没有享受到搬迁名额。   起初他们家两个儿子因易地搬迁问题产生了矛盾,加之故土难离的原因,导致石崇喜再次动摇了搬迁意愿、产生了要退房并放弃搬迁的念头。石崇喜的大龙新家年9月,为了调解石崇喜户的家庭矛盾、坚定其搬迁信心。我在村攻坚队的帮助下,多次到石崇喜家中去走访,从医疗保障、孙子就学、务工就业等多方面讲政策、作动员;同时我还通过电话多次与大龙工作组取得联系,帮他解决了其孙子在大龙及时上学的问题。   为了平衡大儿子石国发的内心,我帮他谋划在村里发展种植辣椒、争取政策性扶持,并动员石崇喜在家帮助大儿子养猪、打理家务,发展“短平快”产业,打通致富路。     一年多过去了,石崇喜一家在大龙得到了稳定的就业,孙子也在大龙接受了更好的学习教育,大儿子石国发在家发展“短平快”养猪产业,日子越过越好,家庭也更加和睦起来。石崇进户和石崇喜户只是我真情帮扶的一个小缩影。在我所有的帮扶故事中,没有可歌可泣、没有跌宕起伏,只有平平淡淡,只有真心实意。我始终坚信,帮扶不过民心,只要把贫困群众当成亲戚、当成朋友,用心用情帮扶,贫困群众就一定会走出困境、摆脱贫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必定会更加紧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万芬整理编辑韦依   编审杨仪肖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xs/17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