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治疗白癜风怎么样 http://pf.39.net/bdfyy/qsnbdf/201215/8498651.html
“德昌文艺”是由德昌县文联主办,德昌县作家协会承办,面向县内外所有喜欢文学、摄影、书法、美术、音乐等文艺爱好者的创作交流平台,欢迎大家积极创作,踊跃投稿。
SEPTEMBER
孩子,为什么要打你
Boy,whyhityou
为了让孩子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父母就会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便是打。
在周六的文学沙龙上,王姐跟我们大家品读了毕淑敏老师的文章《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在听的过程中,我感触颇深。
毕淑敏老师跟友人闲聊,这辈子从没打过人。孩子插嘴了:“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听到这里,我的心也被触动了一下,因为我小时候也有经常被打的经历。
四五岁的时候,我就像一匹顽皮的野兽,放任不羁地奔向心中的草原。当时我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父母以前有带手表的习惯,家里放的手表有点多。每次看着手表,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激动,听着手表指针转动的声音,一门心思想看看手表里面有什么东西。
于是,趁父母不在,我找到螺丝刀、钳子等工具,三下五除二就将手表拆了。可惜,当我把手表拆得支离破碎后,却发现怎么也没办法还原了。父亲回来,看到一地的狼藉,问我怎么回事,我站在原地闷不吭声。父亲就从柳树上掰下细细的柳条,在我的手臂上、小腿上一顿抽打。
就这样,在弄坏了几只手表,被打了几次之后,我才知道不能随便拆手表。
再大一点,我特别喜欢玩水。我家的老房子那里有一条小河,河流最深处有两米多深。夏天,每当父母外出的时候,我就偷偷摸摸地和几个小伙伴到河里去玩水。当时我们都不会游泳,只敢在浅水区玩。
当然,每次我都会赶在父母回家前回到家。刚开始还有点庆幸,没被发觉。可是纸是包不住火的,有一次我还是被父母看到了,并且直接被拎回家里,又是一顿暴揍。不过,这次已不是柳条了,换成了细细的竹棍。
同样,在被打了好几次之后,我也逐渐学乖了,每次要去河里玩水的时候首先征求父母的意见,他们同意了我才去,不同意的话我也就不去了。最终,没多久我自己就学会了游泳。
上小学了,有一次跟小伙伴玩耍时,看到大人们抽烟,觉得有点好玩。于是,好几次下午我们便将晒干了的南瓜藤撇短了,用火点燃了抽着玩,当时还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也会抽烟了。
恰巧在这期间,父亲每天工作结束后,单位都会给他们每人发一包烟。父亲是不抽烟的,于是就叫母亲把烟放在柜子里。时间久了,柜子里的烟也堆积得越来越多。
一次,我和弟弟偷偷拿了包烟,跟其他小伙伴一起把烟分来抽了。当时抽烟就是出于好奇,也不是真的有瘾。所以,第一次没发觉,第二次胆子就更大了。在拿了几次之后,母亲发觉不对劲了。有一天,弟弟回家拿烟的时候被抓了现行,父亲拿了五根更粗的竹棍,又是给我们一顿暴打。
打完之后,母亲又找了两块瓦片,将其敲碎,叫我和弟弟跪下去,并且教育我们吸烟有害健康,以后不准抽烟了。这件事之后,我对抽烟心有余悸。到现在也不抽烟,可能跟当时也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我被打的经历还有很多很多。但也渐渐发现,父亲打我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打的时候不准哭,哭得越凶打得越凶。所以,开始挨打的时候我还要哭,后来也学聪明了,无论怎样打都不哭。
或许,因为当时被挨打不准哭的经历,在生活学习中,我遇到过很多挫折,每次做任何事我都会坚强地做到底。现在细细想来,当时被打不仅教会了我明辨是非,也是在被打不准哭的原则下,磨炼了我的毅力。
其实每次被打后,父亲或母亲总会耐心地我们讲很多道理,让我们明白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这样,逐渐长大了,初中以后便再也没有被打过,而且我的习惯和成绩也有了更长远的进步。
我始终相信,作为父母,很多时候不是说想打孩子就打孩子,但也不是说永远不打孩子。就如毕淑敏老师所说,毫不懂道理的婴儿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都不必打。在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得道理的孩童,就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成长。
其实,不管打与不打,这里面都包含着父母对孩子最深沉的爱意……
作者简介
吴绍金,德昌县作家协会理事,德昌民中教师。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