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治皮炎医院 http://m.39.net/news/a_9461290.html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千好万好不如党的政策好”。简洁而温馨的一句话,在深度贫困的铜仁市德江县潮砥镇陈袁村慢慢地嘀咕开来。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继红(右二)到陈袁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近年来,陈袁村攻坚队坚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准则,通过干部群众心交心,开展“”四部曲等系列活动,在脱贫攻坚一线啃“硬”骨头,解“软”难题,架起干群“连心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定好“一主题”,解决群众认识难题
以“忆苦思甜”为主题,收集该村近年来在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和群众精神面貌、生产生活、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制作PPT并召集全村群众集体观看,让群众直观地对比“昨天”与“今天”的历史性变化,真正从心里感知幸福、感谢党恩、跟着党走。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潮砥镇指挥部第一指挥长刘祖辉(左一)在陈袁村入户走访
做好“两到位”,解决群众纠纷难题
一是历史遗留和矛盾纠纷问题解决到位,以一位法律专业人士、一位老领导、一位老基层为团队骨干,采取“5+1”模式,即邀请本村老支书、老村长、老党员、老组长、老同志和乡贤能人成立陈袁村民事纠纷金牌调解团队,有效推动全村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
县政协副主席、潮砥镇指挥部指挥长赵贡良在陈袁村开展人居环境治理
二是群众关系谱系用到位,对部分政策不理解或满意度不高的群众,建立群众关系谱系,通过找寻与其信任度高、熟悉度好、影响力强的人来针对性地做思想工作,提升其满意度和认可度。
开好“三个会”,解决政策知晓及化解难题
一是召开“家庭会”,通过到群众家中拉家常、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进行关切式地嘘寒问暖、亲情式地坦诚交流、耐心式地答疑解惑,同时有效收集好个性问题。
市驻潮砥督导组组长田建权在陈袁村入户走访
二是召开“院坝会”,将“会议室”搬到院坝、田间地头,让群众当主角、吐难题、谈看法、提意见、道真情,及时了解群众心坎上的难题,切实掌握好群众反映的焦点、热点、难点等共性问题,寻解破题之策。
镇党委书记、指挥部副指挥长黄丽洪(右二)在陈袁村宣讲脱贫攻坚政策
三是召开“群众反馈会”,针对“家庭会”的个性问题,采取点对点交办帮扶责任人和责任单位;针对“院坝会”的共性问题,采取由攻坚队及村支两委共同研究、分解任务,合力解决,彻底做到把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把群众的实际困难解决到位、把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到位。
实现“四个好”解决群众满意度难题
一是将本村实施的基础设施、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为群众所享受的系列优惠政策进行数据化宣传,让群众感知党的政策好。
镇长张晓林(右一)在陈袁村开展人居环境治理
二是通过制定环境卫生公约“陈袁十条”,宣传动员户户人人参与人居环境卫生治理,并开展“环境卫生整洁美”等评比活动,实现全村人居环境好。
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袁村攻坚队队长胡逸风(左一)、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陈袁村攻坚队副队长李禹(中)入户走访
三是民事纠纷金牌调解团队开展“三会”,一方面,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土地法、婚姻法、继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送法入组入户到人;另一方面,公开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和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让群众全程参与,强化群众的法治意识,实现社会风气好。
送法下乡
四是攻坚队队长包村、包组干部包组、帮扶干部包户,对确实困难的群众,帮扶干部用真金白银去帮助其排忧解难,对内心积郁较深的群众,帮扶干部与其共同劳作、炉边交心等方式,真情实意地为群众打开心中的那扇窗,实现干群关系好。
陈袁村通过“”四步曲,以真心实意付出、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的工作举措,破解了群众的“心头难题”,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架起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真正实现心连心、一家亲的社会效果。
作者胡逸风杨松
编辑 田勇
编审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