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悔丨德江县枫香溪镇长征村驻村

我来自四川成都,年来到贵州,进入贵州省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从一个外省人成为新贵州人,在贵州的土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

接到脱贫帮扶任务时,因为自己来自农村,知道农民对贫穷的害怕,以及对脱贫的渴望。   自年3月15日我第一次来到村里,就被这里的贫困所震撼,也被基层工作者的艰辛所折服。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学深吃透中央和省、市、县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不遗余力地协助村支两委开展工作。通过走村路、窜村组、访村户、摸村情,了解村容村貌,掌握村情民意,做好相关民情日记,走访群众时宣传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做好贫困群众的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和感情沟通,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让群众知党恩、感党恩,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为扎实开展好驻村工作打下基础。

扶贫先扶志(扶智),为了实现以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贫困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   年至年期间,向派出单位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申请帮扶资金共计26.万元,分别用于村文化广场音响设备采购、村民补短板、环境卫生治理、解决公益性岗位等。   联系派出单位到德江县及所驻村开展文化演出,着力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声音,普及文化知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协调县文广局完善了村办公楼及文化广场基础设施,解决办公设备电脑1台,电脑桌1张,高杆照明灯4盏,通过发挥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通过文化扶贫与精神扶贫,帮助群众树立起发展致富的信心,真正从思想上拔掉“穷根”。   驻村期间,我从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结构调整、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方面,协助村支两委召开各类会议三百余次,调解矛盾纠纷40余起。易地扶贫搬迁期间,为了使更多的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脱贫致富。亲自驾车带领贫困户到铜仁大龙搬迁地看房,工作中发现村支两委处理软件资料能力薄弱,自己主动承担起软件资料的处理和归档。工作之余带领村支两委学习电脑相关操作,加强村支两委处理资料的能力。

虽然自己为了驻村工作推迟了婚期,但是我不后悔。消除贫困才是现在最紧要的事,婚事可以再放一放,脱贫攻坚大家都牺牲了很多,在基层无时无刻的被基层干部孜孜不倦、苦干实干的精神所感动。        王正强,男,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派驻德江县枫香溪镇长征村驻村干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煜妤整理编辑孙文竹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xw/166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