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把贵州干部的苦干精神传回吴中

年10月10日,我突然接到苏州市吴中区组织部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来贵州德江县挂职,担任德江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并要求我半小时之后就答复。思考片刻后,对体验别人很难拥有的一段经历的吸引,战胜了我内心对未知的不安。不到半小时,我就给了答复:我愿意过去。顾利青近照。(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方亚丽/摄)来之前,我在网上搜索了关于贵州的资料,除了山清水秀,我也知道了贵州的饮食习惯和我们有很多不同,工作方面,之前我是吴中区人社局副局长,从没有接触过扶贫相关的工作,所以心里一直在打鼓。   怀着忐忑的心情,10月17日,也是国家第6个扶贫日,我出发来到了铜仁市德江县。当天晚上,我就被拉进了吴中德江对口协作   除了互访团队,我主要工作还有查看东部的项目资金在德江的各个乡镇立项之后的项目进度和完成率,于是开始频繁往返于得德江的各个乡镇。   狭窄弯曲的道路、落后医疗条件、留守儿童和老人......这里艰苦的物质条件让我惊讶,但是这里扶贫干部的精神却让我动容。     桶井乡芭蕉村村干部在平整拆除易地搬迁的房屋砖瓦。(受访者供图)今年3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在桶井乡芭蕉村看到一群村干部在清理已经拆除的搬迁户的建筑垃圾。在我印象里这些是工作不是他们一定要干的事情,他们这种亲力亲为、苦干实干的精神让我感触颇深,回到吴中区,我一定把这边干部的精神传递过去,相互学习。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工作上越来越熟悉和顺利,生活上也越来越适应,在这里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在接待吴中区来德江考察企业时,他们发现我对德江的情况和人都很熟悉,所以都笑称我是“德江小灵通”。现在我回吴中区,自我介绍也变成了:我是德江的挂职干部顾利青。     等挂职工作结束后,我每年都想回来一次,看看这里的变化,见见这里的朋友。退休之后,回想起自己在德江这段非常宝贵的经历,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欧阳海南李兰松江婷婷方亚丽实习生熊阳玙杰编辑徐然编审杨仪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xw/171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