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锄草喂耕牛到种草养肉牛,德江牛贩转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71019/5774246.html
8月30日,平原镇坳田村,山色葱茏,草木苍翠。昔日的庄稼地里,一株株牧草在微风中泛起层层绿浪。正在给牛儿添加牧草的养牛大户袁国强说起养牛经历:“算上这次加入合作社建养牛场,是我创业路上的第三次转型了,‘钱景’一次比一次好。”贩牛亏本后,袁国强转型成了养牛大户,引发了德江养牛革命平原镇,地处德江煎茶、复兴、楠杆乡之间,紧邻凤冈、务川两县。长期以来,当地人赶“转转场”贩牛赚差价,走上了致富路。年,婚后的袁国强也放下锄头,做起专业“牛贩子”,买卖一头牛可赚三五百元。     贩牛也有不顺的时候。十年前,袁国强买了3头牛到集市贩卖,因体型瘦小,耕田的农民、做肉牛生意的客商均不愿买,低价卖就要亏本。复兴镇养牛大户碎秸秆作饲料何不养肥了再卖?袁国强索性把瘦小的牛留下来,用妻子干农活所锄杂草精心饲养。3个月后,瘦牛变肥了、毛色光亮,卖掉3头牛赚了两万多元,利润是过去的十倍以上。   “育肥牛是条好路子。”尝到甜头的袁国强从此扩建牛圈,走上了种草育肥牛的二次转型路。如今,袁国强的家庭牧场存栏肉牛50头左右,每年纯收入二三十万元。还专门请两个村民帮忙,流转土地种植多亩牧草。   袁国强养牛致富吸引当地年轻人返乡兴办家庭牧场。平原镇党委书记何秀刚说,全镇养牛规模10头以上的家庭牧场超过家,头以上的近20家,全镇存栏肉牛余头,年产值上亿元。     袁国强养牛致富的故事引起德江县委领导的   过去养牛为耕田,现在养牛为赚钱。袁国强贩牛赔本转型真正掀起了一场养牛革命。目前,德江煎茶、平原、泉口等8个乡镇,把牛圈扩成养殖小区,从房前屋后迁至生态环境好的山顶、山腰;种植牧草2.5万亩,冬闲田土种草2万亩;引进思南黄牛、西门塔尔等优质肉牛、奶牛;引进康泰农牧等牛企,引资建成黔东北最大的畜禽交易市场、黔东北肉牛冷链物流、肉牛屠宰中心等,肉牛产业链不断健全。日益火爆的德江县复兴牛市“牛劲”成“牛事”。两年来,德江已建成肉牛养殖企业、合作社余个,牛存栏由年的不足7万头发展目前的15万头,肉牛产值今年可望达4亿元,直接带动1.2万贫困群众增收。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张著昶见习记者田勇编辑徐然编审肖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xw/17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