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你知道傩戏是什么吗

假期小编是一点都不闲着,到处走了走,认识了傩戏,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傩戏是什么呢?

它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傩,古书解为驱鬼逐疫。傩舞是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戏是在傩舞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戏剧形式。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蕴。

傩祭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时被称为"傩"。从中国古代商周时起,就把祭祀神灵作为重要的活动。古老的图腾崇拜和鬼神信仰,是民众渴望驱逐苦难,追求幸福生活最朴素的表达,国家要祭,民间也要祭。如日月星辰、风师雨师、五岳山林、上帝社稷都要祭。这种祭祀的方式之一,就称为傩,并且国家有大傩,民间有乡人傩。在祭祀的仪式中必然要有歌舞礼乐,这种歌舞也就是傩舞。傩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在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节,丰富了表演,向傩戏转化。而这种傩戏就是最原始的戏曲。

表演艺术

傩的表演者古称巫觋、祭师,被视为沟通神鬼与常人的"通灵"者,表演时装扮上各种服饰面具,模仿与扮演神鬼的动作形神,借神鬼之名以驱鬼逐疫,祈福求愿。角色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多数戴面具表演。

傩戏的演出形式很特别。首先,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早期的傩戏角色,便是靠面具来区分角色行当。面具又称脸子或脸壳子,多为木质,也有丝质,所绘花纹及色彩,各地大同小异。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角色性格。傩戏的面具来源甚古,可以追溯至远古先民的纹面,是纹面的再度夸张,既增加了自我狞戾与异状变形后的神秘感,对疫鬼增加了威摄力,又给人审美感受,增添了娱人功能。另外,傩戏的演出形式与其他戏曲不同,它与冲傩等宗教活动融为一体。傩戏的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坛、开洞、闭坛。开坛和闭坛是迎神送神的法事,打开洞门后就演出傩戏剧目。

代表分支

我国傩戏代表分支有贵州傩戏、江西傩戏、河北傩戏、安徽傩戏及湖南傩戏,除了以上地区的傩戏代表,湖北三岔傩戏、云南大关傩戏、四川川北傩戏、甘肃临夏傩戏等各具特色的傩戏,也都是傩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话说"世界傩戏在中国,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傩戏在德江。"今天小编就先带大家了解贵州德江的傩戏艺术。

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德江傩,作为一种古老的地域文化,是古傩的一种,它源于古时傩仪。明代中期,德江傩堂戏已发育成熟,在民间占有了生存空间和价值。德江傩堂戏原始古朴,源远流长,除傩艺人口传历史外,有明洪武千年傩艺人墓志碑记;有传代数百年的师传名单位,《师坛图》和代传《金谱》。由于师传不同,有茅山教和师娘教之分。师公传授者为茅山教,师娘传授者为师娘教,二者的"师坛图"上都共同顶敬"玄坛会上赵侯圣主傩公大法师"。茅山教与师娘教所用道具基本相同,但演出内容和风格则有一定的差异,师娘教的文戏、正戏较多,茅山教的正戏、插戏较多;师娘教柔美细腻,唱腔婉转,舞步轻盈;而茅山教则粗犷豪放,唱腔质朴,舞步骄健。或者说,一是充满阴柔之美,一是充满阳刚之气。从总体上讲,德江傩以完整的傩仪和傩戏、傩技构成酬神、娱人活动系列。至今保存有完整的22道法事,24场正戏,另还有插戏以及全套面具,上刀山(刀梯)、下火海(踩红铧捞油锅)等傩技和完整的神案,这些都为研究傩戏傩文化提供了原始的、完整的珍贵材料。

傩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鲜明的地域特色,广泛的社会基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正是这种混合性的古老艺术形式,其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界普遍认为,它是我国在演出形式、剧目、唱腔、面具、服饰、道具等方面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戏曲之一,堪称"戏曲活化石",对于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宗教演变、宗族结构、民风民俗、山民思想和江南地区政治、经济均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编辑

哒哒

赞赏

长按







































专业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xw/1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