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幸福新生

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pf.39.net/bdfyy/xwdt/
我是德江县钱家乡树坝村的搬迁户简江东。在新家——大龙开发区安置地,我每天都会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包子,靠勤劳双手带着一家人迈进新生活。我家10口人,但仅有2个劳动力。搬迁以前,我曾养殖过山羊,发展过烤烟,因劳力不足均以失败告终。迫不得已,我与妻子带着小孩外出务工,留下5位老人在家。最开始帮扶干部们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时候,由于家庭老人太多,加上根深蒂固的家乡情结,我家未能达成搬迁。年,由于有两位老人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小孩也太小,需要回家照顾,我和妻子只得回到树坝村,而家里已无固定收入来源,全家顿陷困境。树坝村攻坚队得知这一情况后,再次来我家动员搬迁工作。“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外面再好也舍不得离开。”这是老人家的意见,当时我也这么认为。我从小在树坝长大,对每一寸土地都有着深厚的情谊。攻坚队向我家仔细列举了搬迁的好处:一是一边就近务工一边能照顾老人;二是小孩就近上学,享受优质城市教育;三是一个家庭在一起可减少很多开支。攻坚队第五次上门劝说时,我想着家中身体每况愈下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便答应与家里老人再商量商量。年底,我决定搬出去换个活法。我们一家10口带着生活必须品,坐上了挂着钱家至大龙标语的车辆,搬到了大龙安置地,共分到两套5人户型共计平方米的新房。刚搬到大龙时,在安置地管理人员的介绍下,我和妻子一起到打火机厂上班,每人每月工资2元。三个小孩也都在搬迁小区的学校就近上学。因家庭人口太多,劳动力又不够,在居委会的帮助下,我申请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熟悉环境后,我觉得在厂里务工虽然工作稳定,但一家人生活开销大,收支基本平衡,想有更宽裕的支出,得重新找出路。我发现厂区每天人流量大,大家上班都是一边走一边买点小东西当早餐吃,像包子这类方便快捷的小吃很受欢迎。于是,我决定做包子卖,而新家正好可以腾出一个厨房和一间客厅来作生产用房。我做的包子味美馅多很受欢迎,生意格外好,一月下来纯收入有多元。“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干部们!如果不是易地扶贫搬迁,可能我这辈子都进不了城!”自从搬迁到大龙开发区后,完全实现了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指标,全家人都沉浸在幸福之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田勇整理编辑徐涛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zz/17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