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用心用情服务村民的外来

 我叫简光贤,年12月25日,我从德江县应急管理局派驻龙泉乡闹水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一转眼就快两年,对于当时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我来说,面对新的工作,新的环境感觉压力山大、任务艰巨。简光贤带领帮扶干部为贫困户挑砖自知没有了解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尽快熟悉掌握村情,我始终坚持每天深入田间地头、不分白天、黑夜深入农户家中开展交心谈心、打开群众心结、走进群众心里,了解群众生活疾苦,几个月下来对全村户群众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因户施策、因村制定脱贫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闹水村距德江县城17公里,国土地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亩,有5个村民小组,年人口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当时贫困发生率51.1%,属国家一类深度贫困村。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清零。边缘易致贫户3户17人,脱贫不稳定户3户13人,已全部消除致贫风险。村攻坚队组织群众吃连心饭在驻村帮扶的过程中,每想起这几件事让我记忆很深,一是解决全村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带领攻坚队和村“两委”干部跋山涉水深入3公里外大山寻找水源,亲自帮助搬运砂子、水泥修建水池,冬天在冰天雪地里帮助群众维修水管和水表。我帮扶的贫困户朱明昭户是全村出了名的“低保特困户”,家中水管、电线老化混乱,为改变其“蜘蛛网”式的布局,主动上门服务、亲自规划、亲自安装,一来二去,哪家水、电有问题就找我这个专业“水电工”。带领导攻坚队成员、帮扶干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二是该村在全乡率先实施“五改一化一维”进程中,为扎实做好五改一化一维工作,赶工期、抓质量,我每天除了深入群众家中督促指导外,还带领村攻坚队成员、帮扶干部帮助群众搬运沙子、扛水泥,抹地平等工作。贫困户杨再权、朱小青户因缺劳力工作推进缓慢,为了尽快完工兑现资金,不怕脏、不怕累、亲自操刀,脱掉衣服、光着脚就开干起来,几天下来把两户的房前屋后、院坝全部硬化完毕。群众称赞道这个你也会,自然便称为群众心中的“泥水工”。为贫困户扛水泥硬化房前屋后三是住房补短板。该村朱光银户算是独居老人户、住户透风漏雨,儿子些都外出务工,由于找不到木工师傅,住房始终无法解决,于是带领攻坚队成员干起了木工活,在进行简单分工后并开始投入了工作,锯木板、刨平、钉钉子、刷油漆等,两天的时间下来把整栋房子焕然一新,贫困户朱光银感激不尽,称赞道: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没想到现在的干部真是不一样的干部,连木工这活他们也会做。村攻坚队召开春晖人士座谈会四是村庄环境卫生整治,自然是村内的大事、难事。刚来村前,村庄环境卫生差,垃圾满天飞、遍地是,为了改变村庄环境脏、乱、差现像,通过多次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家庭会,开展环境卫生评比等多渠道形式整治环境卫生,对连户路实行包段负责制,建立长效机制,期间还充分利用帮扶干部暑假时间对所有连户路白色垃圾、杂草、泥土进行全面清理,对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室内卫生围绕“五个看”标准采取户户过关行动,两个月下来,村庄环境了发生了彻底变化,村庄变得干净了,整洁了,群众都称我是“环卫工”。为贫困户维修住房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不忘群众的增收,通过引导外出务工、做大做强肉牛产业2+N模式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目前该村发展产业有头规模肉牛养殖示范场1个,家庭牧场1个、基本养殖户15户,头规模养猪场1个,种植冬桃亩、中药材(覆盆子)亩、烤烟亩。年获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时间一晃,在驻村两年时间里,每天都坚持奔走在闹水村的田间地头,山间小路,用辛勤和汗水浇灌闹水村这片土地,用真心和真情服务闹水村人民,用苦干和实干奉献闹水村发展。闹水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在沿着乡村振兴的步伐阔步前行。简光贤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冷赛楠编辑张良胜   编审杨仪杨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zz/17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