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的故事,
从一场雨开始。
四月的雨,潮涌潮汐,像似把山河洗尽。街道上,被雨冲刷得干干净净,道路两旁的树枝上,也像撒了珠光,闪亮闪亮的。
是否清晨醒得太早?花圈街巷口那家卖玉米棒与煮花生的几十年老摊儿的大爷,还迷瞪着眼,生着火,换着煤球,唯独那刚出锅的花生还冒着热气,香味扑鼻。
是否阵雨洗刷力度还不够?董家水井岔口的那家用大锅做好的洋芋糯米饭,不因雨季的到来而生意惨淡,相反,天还未清明,就所剩无几。时尚的女孩们,还是应时应季的穿着鲜艳靓丽的时尚装裙,与这个季节的色彩相得益彰。
没有可劲儿的喇叭声,也没有卖力吆喝,二中巷口那家包子铺,任由那香味悠长悠长,飘过大街小巷。
大市坝那家粽子摊儿,不会因为不应季而顾客缺少,相反,大多数德江人跑了大半个德江城也愿意来吃上一口糯糯的蘸上豆面的煎粽子。
朴实简单彩色暗淡的低矮楼房搭上新修建的幢幢高楼,寂静的碎石小路搭配着宽大的柏油马路,不会相互抵触,却也相得益彰。
一路上连绵不绝的各种开门的和没开门的小店,服装店、饰品店、吃食店......整条街上熙熙攘攘。随便进一个小店都会遇到热情的店主,与你闲话唠叨几句。
公园里到处可见傩文化的踪影,一片浮雕,一座刀山,一打面具....人们并不会因为有他们的存在而心生芥蒂,因为傩文化已流淌在土家人血液几千年,根深蒂固般的存在了。
已记不清大街上的水泥路何时铺成了宽宽的柏油马路,只是,每次走过小城的每一条街道,总会出现一次在人间穿越的幻想。不单说它的环境如何如何的好,只是,路过的人,街边的景,却总能相得益彰的呼应着。哪怕贫穷的,哪怕富有的,我想,都是一个坐标,都在这浮华的街道上坚守着自己的位置。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各种生命的悲喜剧情都会交替上演。街道上,没有脚印,但是那些重叠的足迹和岁月一样深厚。一样担着承受万千沉重的压力。
夜晚的德江,一切都变得朦胧起来,那些五颜六色的霓虹把街道开始装扮得很妖艳。但收破烂儿,卖豆腐声,已然沉寂......
小城就是这样,在睡梦中,已然静了下来,如同躺在母亲的怀抱,温暖且安详。
来源:微德江
执行主编:卢相希
编 辑:刘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