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泉口镇八结合破解肉牛产业发展八

北京中科白癜风 http://www.kstejiao.com/
近年来,泉口镇围绕德江县“2+N”产业布局,利用万亩草场、绿色森林多的独特优势,把肉牛作为全镇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探索出一条以“八结合”破解肉牛产业发展“八要素”密码的产业致富路。“长短结合”发展肉牛。基本户以长期发展能繁母牛为主,合作社(大户、规模场、示范场)以短期育肥为主。全镇肉牛养殖主要以杂交肉牛、本地黄牛等,采取种草圈养和依托万亩草场及荒山荒坡放养。育肥肉牛草料主要以玉米、酒糟、饲草为主,能繁母牛主要以山草放养为主(全镇种植饲草亩,荒山荒坡3.3万亩)。“种养结合”培训农民。坚持室内室外、点单上课、网上网下相结合,在养殖、种草、防疫等方面开展技术培训28期,受益群众人次。“土洋结合”技术服务。聘请“乡土人才”、“土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现场指导次、技术培训37次,覆盖人次。“内外结合”筹措资金。共申报肉牛基金万元(使用基金万元,基金使用率76.5%),整合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协调信贷资金1.亿元,养殖户自筹资金万元用于发展肉牛产业。“社农结合”创新方式。围绕农民、市场、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拓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实体化运行肉牛养殖合作社36家,带动群众养牛户。“社企结合”产销对接。通过合作社(大户)带动,农户发展,企业销售等方式发展肉牛,立足本地、拓展省外、定向直供营销,助力肉牛远销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劳股结合”利益联结。采取流转土地种草、建圈舍,农户收取流转费、合作社务工、农户种草售给合作社和贫困户以财政扶贫资金量化入股分红发展肉牛,全镇36家合作社惠及群众户人(其中贫困户45户人),带动农户增收万元。“上下结合”党建引领。镇组建了牛产业发展专班,成立了德江县牛羊产业协会泉口分会。充分发挥村支两委示范、带头作用,把村支两委培养成养殖大户,把肉牛养殖大户、能人培养成党员和进入村支两委班子充实基层组织建设力量,通过肉牛产业真正把农民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带领起来。据悉,该镇牛存栏已达头(其中商品牛头,能繁母牛头,新生牛犊头),出栏头产值万元。有养牛农户(合作社)户,其中头以上规模场2个,-头示范场2个,50至头养殖场6户,10至50头90个,3-10头户,3头以下户。全镇现有改良品种头,其中西门达耳余头,利木赞80余头,安格斯50余头。通讯员李程编辑田勇编审朱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xw/17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