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宿建德江赏析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名《宿建德江》,“宿”:“建德”:“建德江”:这是孟浩然在“建德江”过夜时写下的诗。

那么孟浩然怎么会跑到“建德江”去呢?“建德江”是“新安江”的下游,而“新安江”是古“徽州”通往外界的唯一水路。“建德江”又是“钱塘江”的上游,可见孟浩然是从“杭州”那里坐船过来玩的。那他怎么知道这里呢,这恐怕还是因为那位特别爱玩的“谢灵运”,他在南北朝的时候就把附近的山山水水给玩遍了。所以后来来到这里的唐朝诗人都在追随他的足迹。

“新安江”:年,新安江大坝建成后,新安江上游成为了“千岛湖”。新安江有个特点,容易起雾,虚无缥缈的烟雾,让这里有如仙境一般,所以孟浩然来到这里,也是从“烟雾”开始写起的: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字词典故“移舟”:“烟”:“渚zhu3”:

赏析孟浩然说,将小船划过去,停泊在烟雾缭绕的洲渚。日暮时分的雾霭,为漂泊至此的异乡客,平添了几许新愁。

孟浩然这里不再是“挂席”了,而是“移舟”,“移舟”应该是一个短距离的划船动作,就像白居易《琵琶行》里的“移船相近邀相见”,孟浩然这里是一个靠岸的动作。“移舟”也说明这里风平浪静。此刻的建德江不仅风平浪静,还烟雾缭绕,有如仙境,孟浩然自然很愿意靠岸欣赏。日暮时分是归家之时,漂泊在外的异乡客此刻都会有一份乡愁。可为什么孟浩然要说“客愁新”呢?这“客愁”还分新旧吗?有很多解释都说孟浩然此诗是写于求官不成,很多烦恼的时候。可是我们从诗中根本感受不到这些,孟浩然更像是延续着他之前的与世无争与淡然,更像是写于初次“吴越”之旅的阶段。而且本诗是以写景为主的,这“愁新”恐怕是因为陌生环境引起的新鲜感。因为这里氤氲升腾,烟雾弥漫,正应了崔颢那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里的烟雾,让原本日暮的乡愁平添了几分新愁,更望不到故乡。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字词典故“野旷”:

赏析孟浩然说,原野如此空旷,远方的天空竟比那孤零零的树还要低;江水如此清澈,平静,让水中的月儿更让人觉得亲近。

夜幕降临,烟雾散尽,孟浩然看到眼前原野空旷,并不阻挡视线。那么如何才能显得天比树低呢?或者是天边有三两颗星星,更重要的是,这里应该有一棵离孟浩然很近的,孤立的树,于是天就在树冠下了,如此有了天比树低的视觉。月亮升起来了,因为这里的江水清澈平静,月亮便如此真真切切地来到水中,来到舟旁,让人倍感亲近。月是思乡物,漂泊至此的孟浩然虽因雾霭黄昏而平添了几分乡愁,然而这清澈水中的月儿却给了他亲近故乡的慰藉。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ejiangzx.com/djxmj/15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